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政策解读 > 内容
一、背景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指示,住建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明确要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十四五”期间垃圾分类工作任务必须全面推进垃圾“四分类”达标小区建设,提高城乡垃圾分类工作实效,到2025年底,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基本建立,实现有机易腐垃圾生态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普遍养成;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70%以上。居民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设施能力基本满足处理需求,大分流处理体系全面建立,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
二、目标任务
2024年,全面落实《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增强垃圾分类法治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全力开展垃圾分类小区提质增效行动,按照“三定一撤”和“宜房则房”的要求,年内城市建成区按标准设置分类房(屋)的数量不低于303个,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小区、建制镇建成区已建成集中投放点小区的撤桶并点工作。积极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垃圾分类达标小区67个,实现全区建成区内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全覆盖。有序提升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新增提标改造垃圾分类行政村1个。突出抓好家庭厨余垃圾分类工作,有效提升厨余垃圾分出率,满足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运行需求。着力构建低值可回收物收运体系,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0%,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80%。
三、天宁现状
2020年实现全区(建成区292个小区、281个单位、30个行政村)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成功构建江苏省垃圾分类治理创新重点项目天宁区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实行回收点—中转站—分拣中心闭环信息化管理,现设置智能可回收物回收箱605台,注册用户超30万人,日均回收分拣量达60-80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成效明显。2023年实现建成区内垃圾“四分类”小区全覆盖,同时累计完成创建垃圾分类达标小区225个,提标改造垃圾分类行政村3个,“垃圾房改亭”617座,建成大件垃圾和易腐垃圾等生态处理设施8个,撤除城市道路垃圾桶2800个,全区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常态化保持在90%以上,餐厨废弃物收运单位和个体达805家,年收运处理餐厨废弃物2万多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天宁区大件垃圾分拣中心为全市首个,2021年天宁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被评为常州首个“江苏省第一批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2023年3月天宁区被表彰为常州市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区,同年10月天宁区向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建议被采纳并正式成立“常州垃分联盟”,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理念新格局。
四、难点问题
2024年垃圾分类目标任务重、困难问题多,市级评估考核压力大(2024年市级最新考核奖惩意向:前五名分别奖励1000、800、600、400、200万元,后两名由市长或分管市长约谈),同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量因处理费较高等原因近几年持续降低,垃圾分类基层治理仍存在短板,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市民垃圾“四分类”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垃圾分类专项资金保障不足、工作人员不足、小区落实“三定一撤”难(“三定一撤”指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定桶边垃圾分类指导员,撤除楼栋单元垃圾桶。目前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的垃圾分类房等设施建设选址难、遇到居民阻力大,撤除楼栋单元垃圾桶难,配备桶边垃圾分类指导员难);三是垃圾分类执法不容易、基层积极性不高等工作短板有待进一步补强;四是齐抓共管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发挥作用还不够明显,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