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信用专栏 > 内容
农民工工资是农民工的血汗钱、保命钱,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天宁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秉承“普法宣传走出去,劳动案件请进来,根治欠薪零容忍”原则,从小微处入手,以“三项制度”为依托,激发前沿阵地“三员”活力,标本兼治,区案件各级线索总量在全市保持低位运行。
民间信息员——劳动一线的“千里眼”。为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延伸监督触角,实现对农民工欠薪问题的广搜罗、全覆盖,天宁区对全区在建工地164名一线建筑工人进行了劳动法律法规培训,并将上述人员聘用为劳动监察领域民间信息员,监督建筑企业“四项制度”落实情况,努力消除台账、实际“两张皮”现象,提前预警欠薪情况,及早介入处理,扼杀欠薪苗头。
定点联络员——建筑领域的“小喇叭”。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夏季专项行动以来,天宁区3名定点联络员在冬季攻坚行动走访的基础上,再次走访了全区66家建筑工地,深化落实定点联络机制,做到“一年两查”,建筑领域走访全覆盖。开展劳动法律法规进工地、进项目“四个一”活动(进一次项目、做一次诊断、组织一次座谈、开展一次宣讲),重点督促检查建筑工程项目“四项制度”落实,通过座谈、查阅台账、随机访谈的方式,了解工人工资支付近况。手把手指导建筑企业规范用工,及时跟进企业管理难题,在劳动维权和劳动用工管理问题上做到“常来常往”。
基层工作者——欠薪预警的“先遣队”。为了及时跟进辖区内企业经营情况,天宁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依托基层组织的敏锐性与灵活性,按片区联动,及时了解企业关停影响工资支付的情况。
数据共享机制——全面监管无死角。以建管部门数据平台为依托,实时跟进辖区建筑行业工资支付情况。通过实地走访,对数据平台与实际支付进行综合测评,对欠薪重点项目进行跟踪指导与长效管理。
信息互通机制——及时高效应对。建立健全以公安、信访、街道及预警平台为一体的预警机制,对群体性、突发性、社会影响大的案件线索进行实时通报,委派主办监察员进行跟踪处理,指导劳动者迅速维权。
联合办案机制——专班助力讨薪。在人力资源市场开展根治欠薪“集中接访日”活动,认真倾听来访者反映事项,详细记录诉求,积极联系单位,助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良性沟通,对于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明确责任单位和规定时限,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于不属于受理和管辖范围的,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及时进行引导和登记移送。
天宁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将进一步发挥“大数据+铁脚板”优势,加大排查力度,拓宽前沿阵地,防治结合,密织人员与制度保障的三纵三横“护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