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红梅街道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在社区推进打造“邻家姐妹”巧手工坊,挖掘社区资源,多方联系适合就业困难人员、流动人员、低收入等群体的低门槛、低投入的就业项目,提升居民自主就业创业能力,助力“家门口”就业,帮助居民增收,改进为民服务,增强社区治理活力。
党建引领,立足实际求发展
“邻家姐妹”巧手工坊成立于2017年底,成立之初旨在为低保、残疾家庭提供就业帮扶。初期主要以电子元器件加工为主,2018年,在红梅街道妇联支持下,服务范围扩大至整个街道,服务的对象也不断地拓宽。经过多年的洗礼,“邻家姐妹”计件加工坊也经历了种种考验,直至2023年,红梅街道以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契机,将濒临解散的“邻家姐妹”们又整合在一起,积极链接辖区内外资源,一方面找货源,另一方面不断吸收更多的居民加入,针对电子元器件加工要求较高的实际情况,全面引入贴画、小器械组装、包装、编织等多种简单易操作的全新项目,让居民学习更多种类的就业技能,提供更多的项目选择,走出了一条以“微工厂”为载体的就近就业增收新路子。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大家在一起劳动就感觉很开心,一边聊天一边干活,就像邻居家的姐妹。”翠南社区党委书记说,“当初起‘邻家姐妹’这个名字的时候,一经提议便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虽然因为岗位变动,‘邻家姐妹’也辗转于多个不同社区,但好在姐妹们之间粘性很强。‘邻家姐妹’计件加工坊不仅是一份增加就业的平台,更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心灵栖息地。”
就业灵活,激发妇女动能
为带动更多居民加入,红梅街道制定了手工计件不计时、时间不受约束、年龄不分大小、人数没有要求等灵活的参与方式,满足居民在家实现就业,工作灵活自由的愿望。翠南社区党委书记介绍:“材料都是由社区对接的第三方提供,同时社区提供免费培训、帮忙拿货收货等服务,居民可以在工作坊干活,也可以把材料领回家,利用闲暇时间去做。做好之后定向回收,现金结算,全职兼职皆可,让大家实现灵活就业。”截至目前,“邻家姐妹”计件加工坊已帮助60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核心成员从最初的两三人发展到现在的21名,这一项目不仅为有需要人群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来源,还增强了她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有利于居民自身价值的提升。同时,通过培训赋能,居民掌握了更多种类的就业技能,提高了她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寻突破
红梅街道深知,资源整合仅是起点,持续发展需多方合力。于是积极整合多方力量,如“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残疾人之家”等平台,在项目的引进和人员的培训管理服务方面下功夫。“邻家姐妹”巧手工坊实现“统一发货、统一加工、统一回收”的闭环服务流程,保证工坊稳定运作,为居民增收按下“快进键”。“巧手”们每人每天利用闲暇时间做手工,就能有几块到几十元不等的收入,真正实现了居民在家就能获得收入的梦想。
让“邻家姐妹”不仅是就业平台,更是温暖的大家庭。未来,红梅街道将继续探索创新模式,深化合作,拓宽项目覆盖面,力争让更多居民受益,共同绘制美好生活的蓝图。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