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近日,中共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中共常州市委平安常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常州市2024年度平安建设重点项目的通报》,其中,由红梅街道申报的“信托制”物业赋能小区治理项目荣获三等奖!
近年来,红梅街道社会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已连续两年获得全市平安建设重点项目三等奖。2024年度获评的“信托制”物业赋能小区治理项目重点围绕提升物业服务管理做文章、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治理一定要夯实社区这个基础,社区建设好了才能真正造福广大居民群众。”而物业服务管理则正是社区建设、城市治理的“最后一米”和“关键小事”,更是联系党心民心的重要纽带。近年来,红梅街道部分社区,业主、业委会及物业公司三方之间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小区治理遇到困难和挑战。
红梅街道在江苏省率先试点实行“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在北环南村“信托制”物业导入初见成效后,选取武进小区、红梅假日花苑、聚缘雅居、永宁花园4个小区开展第二批“信托制”物业试点。
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试点工作。街道将打造成熟的“阳光物业”模式作为“物业善治”环节的重点,纳入街道“一核三圈四治”社区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深入小区开展业主意愿调研、协商议事平台搭建、物业企业履职监管等工作,为“信托制”落地搭台协调、把关定向。
坚持问题导向,成功导入试点小区。邀请“信托制”专家按照“街道、社区、业委会和居民骨干、物业企业”等不同类别,分类举办宣讲培训。明确将矛盾纠纷较多、居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小区”作为主要试点对象,尤其抓住解聘物业公司后的物管真空期,在应急物业服务合同条款中导入忠诚、干净、担当的“信义”理念,使“信托制”顺利落地。
坚持居民主体,构建新型信任关系。组织比选竞聘,四家备选企业同台讲解,现场回应业主疑问,通过业主综合评分确定物业企业。开通“双密码”账户,为每一位业主提供查询、抄录、复制、监督共有基金使用情况的渠道。街道、社区定期深入小区督促物业企业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提供服务,及时回复处置咨询投诉问题,扭转业主与物业企业长期对立的局面。
坚持社区共治,化解小区矛盾纠纷。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构建“楼道—楼栋—小区—社区”四级议事体系,搭建议事平台,形成居民广泛参与协商议事和共同行动的自治基础。在武进小区,至今已召开144场楼道议事会、35场楼栋议事会,在民主协商中凝聚共识,小区绿化、楼道灯故障、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经过议事一一推动解决。
“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的引入,潜移默化地唤醒了居民主人翁意识和共建共治共享主体观念,转变了居民整体社群风气,化“戾气”为“和气”,用“消极对立”代替“主动争取”,变“小信托”为“大信义”,以“小信托”撬动“大治理”,真正实现向上向善的社区治理图景,擦亮“信义红梅”社会治理品牌。
一是持续改善小区居民生活品质。“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下,一方面,物业服务企业仅按约定比例提取服务报酬,无法通过降低服务品质来获取利润,用心服务的同时提高业主物业服务费缴纳率,也提升自己的利润率。另一方面,由于服务透明,业主也更愿意承担上升的物业管理维护成本。从街道试点居民小区情况来看,小区违章搭建、毁绿占绿、乱停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均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有效减少物业相关矛盾纠纷。“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做到物业服务事项和服务过程可见、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可证,消除了业主因物业服务企业单方面主导物业服务内容、标准和支出而产生的信任危机。通过“双密码”账户,避免了小区物业服务费、公共资源经营收益和维修基金在“暗箱操作”下被滥用的可能。试点后街道开展满意度测评,武进小区居民满意度从中等提升至第一位次。
三是明显增强物业公司服务主动性。“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下,物业服务企业只能提取一定比例的报酬,其余收益都用在小区管理和服务上,从制度上堵住了物业服务企业出于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考虑而对小区公共区域和设施设备疏于管理维护的漏洞。小区服务提升推动小区居民满意度提升,从而提升物业服务费缴费率,物业服务企业的报酬相应增加,物业服务企业也有动力去改进物业服务方式,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四是推动实现小区居民共建共治。“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导入过程中,以“公开透明、开放参与、信义为本”的治理体系,做实小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一方面还权赋能小区居民,另一方面让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回归“忠诚管家”角色,有效解决了小区治理主体缺位的问题。居民自治意识显著提升,成为小区真正的主人翁,小区业主、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之间原来紧张的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
未来,红梅街道将继续深化“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