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为深入推进雕庄街道“五社联动”机制创新,加强校地共建成果转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5月15日上午,雕庄街道赴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开展“五社联动”机制创新交流研讨会。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宋林飞,副院长翟进,党总支副书记林娜,社会工作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钱志远,社会工作系教授刘玉兰受邀出席。雕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缪维军,人大工委主任周玉桢,办事处副主任杨仕芳,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钱启民,以及菱溪社区、泰和社区、街道社会事务办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街道与学院围绕“五社联动”机制创新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菱溪社区、社会事务办分别汇报了“五社联动”机制创新工作举措、阶段成效以及存在问题,学院专家学者给予了专业点评和具体指导。
缪维军指出,近年来,雕庄街道紧扣“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定位,着力推动“产业与空间”“人才与城市”“品质与能级”“民生与民心”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此次研讨交流活动是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良好契机,希望充分借助学院理论、人才、应用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为雕庄五社联动、创新基层治理等方面把航定向,推动研究成果转化落地,促进基层创新实践,街道也将在课题研究、人才培养和项目实践等方面提供最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宋林飞对雕庄街道“五社联动”机制创新的阶段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雕庄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社区治理等领域的工作成果显著,可圈可点,同时从中央层面、国家政策、治理热点等方面提供了专业意见,为下一阶段雕庄社会治理研究和实践方向把脉开方,后续学院也将以平台共建、项目共研、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等方面为抓手,与雕庄街道保持长期、良好、可持续的合作关系,携手推进校地共建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与共赢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会上,雕庄街道与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签署《“五社联动”机制创新研究校地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课题研究、人才交流、平台建设、项目开展等领域建立更紧密、更深入的合作关系。
校地共建再结硕果,此次合作既是推进“五社联动”机制的生动实践,更是激活基层社会治理“末梢神经”的重要抓手。展望未来,街道将深化与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的长期战略合作,在社区治理体系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等领域持续发力,携手开拓“五社联动”模式在基层治理场景中的创新路径与实践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