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7月6日晚,常州兰陵街道浦北新能源停车场的“暖新港湾”灯火通明,网约车司机、社区居民齐聚于此,通过电子大屏共同观看“苏超”联赛直播。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为常州球队助威的声浪点燃了夏夜。这场活动不仅是社区文化生活的缩影,更是“暖新港湾”服务阵地功能深化、凝聚新就业群体的生动实践。
一、以“小场景”激发“大认同”。“暖新港湾”的创新首先在于打破服务场景的边界,当电子屏亮起绿茵赛场的瞬间,基础充电区便悄然转型为“赛事社交角”。车辆充电的物理需求与观赛休憩的精神需求在此融合,形成“充电+休憩+社交”的复合场景。这种设计精准回应新就业群体“在路上”的职业特性——他们需要的不只是停靠点,更是融入城市生活的窗口。一道道助威声浪同样让网约车司机从“城市过客”蜕变为“主场守护者”。这种认同感的建立,正是服务场景从物理功能向情感价值跃迁的核心成果。
二、以“微港湾”撬动“共治力”。“港湾虽小,真情永恒。”这一场苏超之夜不仅为司机送去欢笑,更诠释了“暖新港湾”何以是基层服务的实践地标。在这里,便捷充电与休憩座位是城市必需的温度,健康检查与法律科普是风雨奔波中的暖意支撑,一场球赛足以成为点燃归属感的星火。持续点亮的服务柔光,正悄然改变着社区治理的生态:被尊重、被关怀的归属感,激励着新就业群体从服务的“受益人”转变为社区共建的“合伙人”。一支由司机骨干组成的“阳光车轮”志愿者队伍正在孕育成长,他们满怀活力与爱心,积极投身社区公益活动。服务在传递,力量在生长,这片治理的沃土正绽放着共赢之花。
三、以“小驿站”托举“大民生”。若说观赛是“暖新港湾”的亮点,那么其背后的服务体系才是长效运行的基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关怀强调的,对于新就业群体,我们要“既要有管理,又要有服务”。浦北社区紧扣新就业群体需求,服务空间不仅仅满足于提供基础的休憩长椅与充电端口,而是逐步嵌入更多与群体日常、需求痛点密切相关的服务模块。健康监测小站让奔波的身体有了定时的“安全阀”,法律咨询角为可能遇到的劳资、保险等难题点亮了专业指引,技能培训分享为职业发展拓展了可能。这些功能不再是孤立的服务点,而是与原有的基础休憩、便捷充电、社交互动有机融合,实现服务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