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12月18日,家住常州市天宁区茶山街道勤丰花园小区的市民刘秀光正在小区附近的“二十一米河”畔散步。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冬日和煦的阳光和蓝天白云,让老刘的心情十分愉悦。“一年多前这里可不是这样,那真可以说是又黑又臭的断头浜死水塘,我们都不愿意靠近。”刘秀光对记者说,“我们现在都说这条断头浜活过来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变美了,多亏这一年多来街道为我们解决了‘心腹大患’。”
刘秀光口中获得新生的“二十一米河”,东起常州天宁的采菱港,西至茶山街道的勤丰花园,全长280米,通过勤丰泵站与采菱河相通,是用于防洪、排涝的一条内河,基本属于封闭水体。作为断头浜,“二十一米河”的水体流动性、自净能力差。由于负氧化严重与无水体流动性,这条小河水中含氧量极低,厌氧菌急速繁殖,导致淤泥膨胀发酵、阶段性发黑发臭,水体生态失衡,造成不同程度上的污染。
根据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常州市支流支浜消劣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二十一米河”作为消劣整治河道,让周边居民和茶山街道相关负责人十分重视。街道多次召集专题会商,邀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建言献策,围绕控源截污、水质提升、畅流水体方面,商讨解决方案,制定综合整治措施。
站在焕然一新的二十一米河边,刘秀光对记者说:“我是这边的‘土著’,在勤丰村住了一辈子。以前住在这样一个断头浜附近,我真是很头痛。这一年多来,我亲眼看着工作人员到这个断头浜一次又一次的测绘勘探,截污、换水泵站建起来了,新河道向西开挖延长了,景观绿化也完成了,现在正在搭建桥梁。一天天的进展,我们看着都高兴啊。”记者从茶山街道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除了居民们肉眼可见的这些改善,水利、住建等部门为了“二十一米河”的新生,还进行了活水补水工程。利用移建截污泵站预留仓室,街道安排安装了3台水泵,连通大运河的采菱河水被抽排进了二十一米河,不仅彻底解决河水流动性不畅、负氧化严重问题,更是增加了二十一米河水体的流动性和自净能力。而对原河道4000余立方米的清淤,则让二十一米河的污染“断了根”。
作为小微水体河长制的首创之地,常州近年来对河道治理富有成效。二十一米河的“蝶变”正是常州治水节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提升市民幸福感的最新例证。二十一米河河长、常州市天宁区茶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冯兵对记者说:“二十一米河的整治将为周边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场所,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未来我们也将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定期巡查河道,及时清理河面垃圾,维护堤岸设施,确保河道水清岸绿河畅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