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8月20日,常州市龙锦小学四(12)中队的队员们在石浏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一天的“寻访龙城 炭画遗韵”活动:上午参加常州博物馆和常州规划馆,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历程;下午走进常州炭精画传承基地,近距离接触、体验这项古老而又鲜活的非遗技艺。
常州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达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 27件(国宝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66件。博物馆里陈列的物品可令队员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规划馆是我市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是市民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的重要平台,也是全市青少年爱国、爱常州的教育基地。常州规划馆,向队员们展示了常州悠久的城市历史,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常州城市建设的辉煌成就,展望常州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此次队员们参观常州市规划馆,认识到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人们在建设城市方面的使命。同时,也让队员们明白了一个城市的美丽、宜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不断地规划提升、不断地完善建设中,才能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下午,队员们运用炭精画的方式绘制了常州博物馆和红梅公园。炭精画是我国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远古时代1.7万年前人们就用木炭在岩洞内作画,到了清朝年间压成粉状,以擦笔、药棉、橡皮等为绘画工具的一种特殊民间绘画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不需要任何中间媒介与该材料进行混合实现绘制效果,完全凭借固体的粉质颜料同时配合相应技法就能实现色彩逼真、细腻、柔和的理想画面。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一幅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炭精画映入眼帘,这些画作视觉细腻、笔触柔和,有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队员们觉得这是美的享受。一个木质画架、一碟炭精粉、一个放大镜、一堆画笔、再加上一张素描纸,这就是炭精画师作画用到的全部工具。队员们跃跃欲试,也都尝试了炭精画的制作。
炭精画太有意思了,队员们还和老师进行了互动,不仅了解到炭精画的起源,还知道了炭精画为何会慢慢淡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最让队员们开心的是,获得了老师的小礼品,那可是老师对他们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