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近日,兰陵街道召开常州市 “法治小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委依法治市办、武进区、天宁区、钟楼区司法局及各试点地区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对全市“法治小区”示范建设活动方案进行解读,对坚持党建引领、完善组织架构,注重建章立制、确保工作机制健全,优化法治服务、确保法律供给充足,广泛发动参与、确保治理成效4方面10条具体目标举措进行逐条解析和进一步明确。
会议要求一要树牢系统思维。研究确定“法治小区”示范建设的目标是什么、过程是什么、方法是什么,做到有规划、有机制、有保障;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最突出的漏洞、最明显的短板、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好“冒烟”的指数;紧扣群众关切;三要加强调查研究。有效回应群众对物业、环境、文化等的定制化需求;赋予文化内涵,借鉴安徽省亳州市“邻长制”、我市金坛区指前镇“吃杠茶”等做法,充分运用优秀文化、善风良俗,提升村居治理的质态;打造品牌矩阵,一小区一品,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会议强调推进“法治小区”建设试点工作:要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充分认识“法治小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性,要聚焦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法治轨道上推动解决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服务保障基层民生。通过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参与,把小区管理服务纳入法治轨道,将法治资源、法治力量、法治元素引入居民小区治理,有效破解小区治理困局,以“微管理”撬动基层“大治理”。同时,要着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常州样板。
会上,各试点地区分别汇报了拟试点小区基本情况、试点工作思路,并就工作推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