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各村、社区,地区各有关单位,街道各有关部门:
现将《兰陵街道创建江苏省健康街道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办事处
2018年5月31日
兰陵街道创建江苏省健康街道实施方案
为保障和促进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经研究,决定将通过创建江苏省健康街道,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推进健康兰陵工作深入开展。按照《“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健康常州2030”规划纲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和《2018年天宁区爱国卫生工作要点》的要求,树立“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将健康街道建设列入2018年兰陵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制定支持政策,现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18年成功通过江苏省健康街道考核评估。
(二)工作目标
1. 建立街道办事处主导、多部门(单位)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机制与体制。
2. 建立和完善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加强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 规范开展健康促进的监测、干预和评估。
4. 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总结适合兰陵街道实际的、可推广的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探索促进区域健康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主要指标:
1. 创建周期末,确保居民对卫生服务满意率达80%以上;对环境质量满意率达80%以上;对城市清洁满意率达80%以上;对食品安全满意率达80%以上;对社会保障满意率达80%以上;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80%以上。
2. 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根据上级相关部门制定的有利于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将健康促进工程融入我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规划。
3. 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健康医院、健康学校、健康商场等健康细胞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辖区单位的参与程度,筑牢健康兰陵基础。
4. 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加强行政人员和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培训,制作健康主题宣传材料,开展各类健康有关讲座、活动。
二、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体制机制
1. 街道办事处公开承诺开展创建工作,把健康创建纳入街道重点工作,制订实施方案。
2. 建立省健康街道创建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制定相关政策。
(1)成立街道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多部门参与的健康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并建立部门联络员会议制度,包括党政、组宣、综治、财政、经发、安监、社会事业、城管、人社、团工委、关工委、食安委、文体、卫计、环保、建设、水利、民政科、市场监管、派出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定期召开领导机构会议和部门联络员会议,通报工作进展。
(2)街道办事处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梳理各部门与健康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探索开展健康影响评价,结合兰陵实际情况制定多部门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将健康促进与各部门日常工作相结合,制定配套实施方案。
(3)卫生和计生部门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制定配套文件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评价体系中各项创建重点任务,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3. 经费保障。省健康街道创建项目工作经费和专项补助经费纳入街道财政预算,要专款专用,规范管理。
(二)健康促进综合干预
整合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健康科普等各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资源,充分发挥资源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带动和推动作用,推进健康街道建设工作。
1.确定优先领域
(1)开展需求评估。了解辖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人群健康素养、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情况,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和工作能力等基本情况。
(2)确定优先领域。结合省健康街道创建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分析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需要优先干预的问题和领域,研究制定适合兰陵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计生工作能力的健康促进工作策略和措施,制定健康街道建设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3)定期评价干预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开展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干预的优先领域。
2. 建设促进健康的场所和公共环境
(1)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全街道范围内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健康家庭、健康医院、健康学校、健康企业等健康单位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社区(村)、单位内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2)经过建设,30%以上的居委会/行政村符合健康社区/健康村标准,评选出50个以上健康家庭。城乡居民对健康街道创建知晓率达到80%。
(3)经过建设,20%的企业单位符合健康单位标准,各单位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促进活动。
(4)经过建设,80%的中小学达到健康学校标准,学校健康教育开展率达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3. 广泛开展健康促进重点活动
(1)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以提升辖区居民科学健康观、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妇幼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等为重点内容,参与设计健康主题宣传资料,发放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深入社区开展健康巡讲,传播健康素养核心信息,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健康素养开展的质量和覆盖面,每年直接受益人数达街道总人口的30%。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按照服务规范要求,通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设置宣传栏、开展健康讲座、健康咨询、个体化健康指导、参与式体验等服务,鼓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健康街道建设活动,倡导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健康环境建设人人有责的理念,积极参与改善自身健康的过程,有效落实健康教育服务内容。
(3)营造社会氛围。全面推进健康街道建设工作,开展健康街道宣传推广,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全方位宣传健康街道理念,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程度,为健康街道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街道办事处成立省健康街道创建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担任,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城管科,负责工作规划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根据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召开部门联络员会议,督促落实相关部门的工作,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街道创建办:负责拟定省健康街道创建领导小组文件,制定和出台与健康促进相关公共政策和策略,加强对健康街道建设各部门的协调与督查,统一安排各部门工作会议,做好任务的统一分配。
各社区(村):加强对健康社区(村)、健康单位建设工作的领导与督促,开展社区(村)动员,充分调动社区(村)组织、单位、家庭、个人参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志愿者服务在社区健康细胞创建中的作用,开展健康公园、健康小屋、健康步道、健康广场等支持性环境建设。
党政办:会同街道各部门研究和制定健康街道创建工作规划,将健康街道建设列入街道重点工作内容,在街道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列入健康街道建设相关工作内容。
组宣科:积极宣传健康街道建设情况,每年组织至少1次以上媒体培训或媒体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优势,分别开设专栏播放宣传健康知识,营造开展健康街道建设的社会氛 围,倡导宣传健康理念。
综治办、兰陵派出所: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公安机关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通过整合社会资源,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居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
区财政局兰陵分局、财务科:按照有关要求,安排健康街道建设经费财政预算,保障经费投入,对用款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财政监督,保证必要的基线调查、健康教育、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等经费,协同相关部门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渠道健康促进街道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经发科:联系协调属地企业单位,引导企业将健康单位建设纳入全年发展规划,全面落实健康促进企业建设。
安监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控职业危害因素,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和安全水平,全面落实健康促进企业建设。
社会事业科:落实对健康困难人群的相关优惠政策及经济补贴,负责对有健康困难的家庭开展适当的社会救助和社区帮扶。
城管科:负责做好辖区内环境卫生整洁工作,全街道环境卫生等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做好生活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提高居民对城市清洁的满意率。
建设与动迁科: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投入,完成健康体育公园、健康步道等建设。
人社所:宣传人社法律、法规和政策,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劳动力资源调查及转移培训就业,城乡就业失业登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提高居民对社会保障的满意率。
团工委:负责掌握和了解辖区困难群体情况,并以街道志愿协会和社区志愿服务站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及社区服务活动。
关工委:针对青少年特点,组织开展有益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种形式的活动;通过家长学校、社会活动等形式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文体科:负责抓好社区居民、学校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健康学校建设和禁烟工作;通过健康教育课、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健康小屋等形式丰富健康街道内涵,提供满足居民健身需求的锻炼场地和体育设施。
民政工作科:对辖区内困难群体进行生活保障、医疗、扶贫、帮困等救助;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社区志愿者为民服务活动;负责组织、协调精神病防治工作;开展多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
卫计科: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好各村社区计生宣传员、信息员培训;做好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工作,贯彻落实好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 负责辖区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把流动人口纳入我街道常住人口计划生育同服务、同管理。
环保办:加强环境保护,不断提高空气质量,企业“三废”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提高居民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率。
水利科:加强绿化建设,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开展河道综合整治,水面无有害水生植物、漂浮物,岸坡无垃圾,保障河道(塘)清洁、引排通畅。
区市场监管局兰陵分局、食安委:负责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等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为居民提供安全的食品和饮用水;开展健康餐厅、健康食堂建设工作,提高居民对食品安全的满意率。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协助制定健康街道创建实施方案及相关技术标准,提供技术支持、业务指导培训和效果评估,组织指导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利用卫生主题日,跟多部门联合,深入开展健康主题宣传活动,增加群众参与程度,提高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满意率。
(二)加大投入,保障建设
街道将省健康街道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健康街道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健康促进工作经费长效保障机制,保障健康街道建设工作长久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政策,形成合力
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策略,探索开展健康影响评价,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多部门联动的促进健康实施方案。
(四)强化能力,提高素质
建立多部门的工作网络和工作人员队伍,建立健康促进专业人员队伍,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作用,促进卫生计生工作在健康促进领域的整合融合。
四、督导与评估
省健康街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对创建工作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8年3月-4月。建立健康街道创建工作机制,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开展需求评估调查并确定优先领域,制订系统、科学的健康促进创建工作方案,落实责任部门,全面启动建设工作。
第二阶段:2018年5月-9月。制订多部门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建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促进场所,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优先领域开展健康促进综合干预,开展监督指导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2018年10月-11月。迎接省爱卫会考核评估,总结经验,宣传推广,建立长效健康促进机制。
附件:兰陵街道创建江苏省健康街道指标任务分解表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