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先有三段流行乐,后接两段中国风,前后五首乐曲鱼贯而出,一下子让现场的一群学生有些摸不着边际。
而当投影仪打出“闻丝竹声,赏戏曲美”这一主题,学生们似乎又感觉到了什么。
曾几何时,美轮美奂,深受国人喜爱的中国戏曲颓废了。数百年的丝竹被电声挤压,遭管乐侵蚀,而渐行渐远……
浸润皮黄的国人纷纷嫌弃“腔调”的所谓拖沓,所谓不合时代。且顽固地认为:一切中国制造都是落后的,终将被淘汰。
于是,中国戏曲似乎无人问津了,似乎风烛残年了,中国戏曲似乎一无是处了。果真如此吗?
8月25日下午,141名中小学生被请进了社区多功能厅。一个不大的舞台,几位爷爷奶奶级的社区文化志愿者,提供了本次活动的基本要素,要让一众学生去听一听,去看一看。让学生走靠近中国戏曲的“百花园”。
中国戏曲文化的孕育过程十分漫长,时间跨度达数千年之久。如今,在华夏大地上,演出的剧种大约有360多个,剧目数以万计。
现场的学生有一大半是新市民,最远的来自于江西,还有山东、河南、四川、安徽以及苏北地区。活动就从江西省的主要地方戏曲-赣剧开始“赏”起……
包括该省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在内,学生们温故于所学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而后徜徉在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至新疆,东到上海的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各地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中。
作为社区的文化志愿者,正患感冒的王全娣奶奶欣然走上舞台,现场为同学们分别清唱了一段沪剧和一段锡剧,冯燕奶奶则演唱了一段京剧。
对于奶奶的倾情演唱,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现场有两位同学在大伙的鼓动下,也分别学唱了豫剧和黄梅戏片段。
有学生们表示,奶奶们唱得真好听,对照着字幕看唱词,感觉唱词都是一首首诗。也有同学惊讶于伴奏的乐器,兴奋地说:就那么简单的几根弦,竟然能拨弹出那么曼妙的声音,真酷!
活动洋洋洒洒所介绍的,几乎涵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的地方戏曲。由于种种原因,也因为中国戏曲实在是烟波浩渺,只能算是蜻蜓点水般掠过,但策划活动的态度是端正的,心是真诚的。活动旨在引起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对戏曲的关注。关注戏曲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关注。
借乘活动“绕梁余音”,丽一社区关工委和社区团支部还联合表彰了十名2017年度学生进社区活动“十佳好少年”。爷爷奶奶们为获奖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