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巧婆婆手工坊制作义卖手工艺品
近日 ,在巧婆婆手工坊开办的“海绵宝宝笔筒”手工串珠班上,一颗颗彩珠经过青少年及家长的巧手都变成了形象生动的“海绵宝宝”。此次培训班将进行6个课时,制作的成品将进行义卖,所得善款全部捐献给向日葵原生艺术画疗公益项目中心用于帮助精神残障人士。
在手工串珠班上,青少年和家长聚精会神地坐在桌前,每人手里都握着鱼线和彩珠,在巧婆婆“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穿着彩珠。记者看到一旁摆放的成品,一个方形的“海绵宝宝”,穿着黄色的衣服,还露着笑脸伸着小手,形色足以以假乱真。
巧婆婆杨桂兰介绍,这一个个笔筒穿出来实属不易。看似不起眼的方形笔筒,折出来需要几十个步骤,熟练的话,穿一排也需要10多分钟,算下来制作完成也要用好几个小时。
此次手工串珠班的学员都为辖区青少年及家长。巧婆婆手工坊希望通过手工串珠班,来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另外,也是想借着手工串珠班的契机,传递对精神残障人士的关爱,呼吁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学员们都觉得在制作精美的手工串珠品的同时,还能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支持残障事业,十分有意义。整个培训课程完成后,巧婆婆手工坊还将通过多种渠道组织义卖活动,义卖学员们制作的海绵宝宝笔筒,所筹得的善款将全部用于帮助辖区精神残障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