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小雨霏霏的三月,青龙苑南区社区到处弥漫着春意融融的暖意。154幢丙单元401室的屋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静静地躺在床上,床前,一个瘦高的中年男子,正轻轻地帮老太擦拭双手,随后,又从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白粥,挽起一勺,慢慢吹凉,送到老太嘴边,小心翼翼地喂她咽下。突然,老太停止了进餐,眼含热泪喃喃说道:“小陆啊,我该怎样谢你呢?要不是有你,我这个孤老婆子的老命早就没啦,你让我怎么谢你呢?”那位叫小陆的中年人却不以为然,说:“王阿姨,看你说的,这么多年了,我早把你当做家人,还说什么谢不谢的,你就放心休养吧。”
这位姓王的老人叫王佩珍,今年94岁高龄,独自居住在青龙苑南区154幢丙单元401室,她的丈夫20多年前就去世了,有两个养子,一个已经过世,另一个84岁,定居南京,现在也已是眼花耳聋、腿脚不便的耄耋老人了,不能经常回常尽孝。王佩珍老人就靠每月不足千元的失地农民保养金和高龄老人津贴,生活很是清贫,所幸她身体还算不错,精神乐观,有时还会下楼到小区转转。青龙苑南区社区一直非常关注和照顾王佩珍这位孤寡老人,每天都安排志愿者上门送餐,有慰问救助活动时总是第一个想到她,社工也经常上门看望,陪她唠唠嗑,关心她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前几年社区开展志愿者结对活动,热心居民陆建龙主动承担起了照顾王佩珍老人的重任,从此,只要是王佩珍老人家里的事,不管是柴米油盐或头疼脑热身体不适的小事,还是水管需要维修、换煤气灶等家事,只要一个电话,陆建龙的身影就会准时出现。
又说到今年3月17日下午,王佩珍老人在家中突发疾病、腹痛难忍,情急之下,王老太首先想到的就是拨通陆建龙的电话,陆建龙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发现王老太已经陷入昏迷,没有丝毫犹豫,陆建龙马上联系党员朱坤兴、热心人周仁方一起把王佩珍老人送往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诊断结果是王佩珍老人急发弥漫性腹膜炎,小肠和乙状结肠都扭转坏死,出现了感染性休克,情况十分危急,需要家属签字动手术,可是唯一的养子远在南京,王佩珍老人又一把年纪,手术风险很大。时间就是生命,在危急关头,陆建龙当机立断代为签字动手术。手术非常顺利,经过了漫长的3个小时,医生为王佩珍老人进行了肠扭转复位,并切除了1.2米长坏死的小肠和乙状结肠。主治医生说“多亏抢救及时,要是拖延了时间,恐怕神仙也回天乏术了。”听到此,陆建龙和朱坤兴、周仁方都松了一口气。事后,陆建龙说“其实我也有些后怕的,当时光想着要抢救王老太了,想都没想就在手术单子上签字了,可万一王老太有个什么闪失,我可怎么向她家人交代啊。所幸王老太吉人自有天相,终于跨过了这道坎!”
老人是抢救过来了,可接下来,问题又来了。现在谁来照顾老人呢?王老太唯一的亲人养子,自己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而且还远在南京。于是,陆建龙一咬牙,又自己扛了下来。白天他在医院跑前跑后,服侍王佩珍老人吃喝拉撒,晚上请个护工,悉心照料老人,自己回家处理家里和单位的事情。老人住院的14天时间里,陆建龙每天来回忙碌从未间断,大家都说他比亲人还要亲呢。
3月31日上午,王佩珍老人病愈出院,又是陆建龙和朱坤兴、周仁方一起把老太接了回来。王佩珍老人身体虚弱,只能吃流食,喝点汤。陆建龙就端茶送饭,亲力亲为,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青龙苑南区社区得知王佩珍老人生病住院后,一直与陆建龙保持联系,给王佩珍老人送去了慰问品,同时积极为王佩珍老人争取政策优惠和帮扶资源,并寻找合适的养老机构。在社区和好心人的共同帮助下,一定会让王佩珍老人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