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也许注定一生喜爱大山,曾经出差去过很多城市,攀登过许多大山。登上山顶,一览无余,内心无比宁静。也许是与石头有缘,才买石筑山,把美好的山境搬到家门口。” 这是白侃武写下的一段内心独白。
白侃武是天宁区雕庄街道优胜村委西头村的一位村民。10年前,他把户口迁回这里,过起了寄情山石的日子。
缘由 大病初愈后寄情石头
西头村,是位于天宁区的一个城中村。去采访白侃武时,沿途已经可以看到各式石头被摆在路边,做起小围栏,里面种着花花草草。沿着小路往前走,看到一块块石头被堆砌成罗汉的模样,数一数,一共6尊,摆放在门口,门头上标着西头村21号,这里就是白侃武的家了。
白侃武今年69岁,一头白发被剃了板寸,小麦色皮肤,腰背挺直,很有精神气。当年在常州水泥厂设备科工作的时候,他曾是一名文艺青年,喜欢旅游,喜欢收藏。2001年退休后,钟情起了石头。
“我……很喜欢……大山,喜欢……石头。”白侃武说话有点费力,2005年,他患口腔癌,先后两次手术,切除了右脸部分组织。身体恢复后,他便停用了手机,断了与之前同事朋友的所有联系,把户口从朝阳迁回雕庄西头村的老家,寄情石头,开始了隐居生活。
日常 两间屋子就是工作室
在白侃武家,有一个小型工作室,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石头。据他回忆,这里面有安徽灵璧石、太湖石、钟乳石、千层石、鹅卵石……具体加起来有多少种,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这些石头里,大块的石头都是他从各地花木市场买来的,有300元一块的,也有800元一块的,还有的是在路上看到喜欢捡了来的。家里堆放的每一块石头,对白侃武来说,都镌刻着他的记忆。
自从玩上石头,白侃武便把西头村这两间屋子,当做最中心的阵地。每天早晨5点起床,家里大致收拾一下,便骑着电动车出门赶到这儿来。家里面积不大,怎么样可以既玩石头,又不占地方?白侃武动起了脑筋,他把这些喜爱的石头堆砌在门前、庭院,嵌入墙壁。如今,在他家里,门前有花圃的石头围栏,院子里有堆砌假山的庭院,墙壁上有寓意人生之路的石墙,转角处有黄山石景,天台上有石园,甚至最里处的洗手间也镶着石头……几乎走到的每一处,都透着“石”情画意。
以石美景,以景养心,跟着白侃武领略家中石园风光。粗略计算,他先后自费修整了2座大院子,其中分为4个中庭,一个天台,并帮周边亲戚设计制作石头围栏。
设计 石头寓意着人生历程
庭院和室内的每一处石园景致,都是白侃武精心设计的。有了灵感后,找来各式石头,用钉子穿过石头,凿进墙壁,然后覆上水泥,摆放错落。设计构思落地后,他会在上面用红色油漆写上“石园”二字。
刚进白侃武家,院子左侧墙壁上,镶嵌着一块块各式各样的石头,下面镶着石板,石板上相隔一段,摆放着一座桥,一个庭院,一个宝塔,白侃武取名“人生之涯”,他说,现在他已经69岁,想用石头来表达和寓意一下这大半辈子历程。
激发白侃武创作石园的灵感,往往可能是一句话、一棵树、一首歌……在自家后屋天台上,隔壁屋子墙面被刷成白色,上面镶嵌着黄石,中间一条路穿过石头,直直向上,这条路上种满了仙人掌,扎根在墙壁,长得格外肥硕。白侃武为之取名为“天路”。
当时他癌症术后初愈,在听收录机时候无意听到这首歌,突发灵感,感慨人生一路充满荆棘,却依然充满阳光和希望,“天路”就是这番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