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整合各方资源,搭建服务平台。一是按照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的工作要求,2012年社区创建了街道首个“1+3”党群工作室。党群工作室以党组织为核心,依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形成党群工作同布置、同管理、同服务、同检查的工作局面,开启了党群干部相互兼职、党群工作共同发展的工作新模式。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建好这一服务平台。社区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作为接待居民的办公场所,工作室做到有标牌、有制度,台账记录齐全,并购置了桌椅、电脑、电话等办公设备。 制定相关制度,实行承诺服务。根据党群工作室的特点,社区进行规范化运作。一是排好值班表,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值班制度,与社工一道共同接待来访居民,积极帮助社区居民解决难事急事,化解邻里矛盾等。二是将工作室成员的姓名、联系电话及服务内容,通过党务、居务公示栏、QQ群、微信等方式进行公开公示,实行承诺服务。三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社区党支部精心制作了《居民需求调查表》,全体社工深入居民家中进行入户调查,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截止目前,工作室共发放调查表560多份,接待党员居民共计150多人次,收到社情民意10件,已完成9件。 细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品质。一是社区注册成立了“金百清泉希望行动社”和“常州阳光爱心联盟”等2家在社会上富有影响力地社会组织,让社会爱心人士与社区党员、共青团员、工会、妇联志愿者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二是为丰富“1+3”党群工作室的服务内涵,社区先后开展了“在职党员网上评”、“退休党员座谈会”、“困难党员上门聊”、“政策法律宣讲”以及“面对面的爱”等活动。通过服务活动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社区党群工作室成为面向社区党组织、党员和居民服务的一个“民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