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幼儿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混龄的教育模式提供了一种能让幼儿和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环境。年龄大的幼儿充分展示了自我,同时也付出了爱,懂得照顾帮助别人,这些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不易学到的。目前,茶山中心幼儿园课题组关于《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的研究》经过前期一系列理论学习及各项相关目标、计划有效制定,具体实施过程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2014年4月16日上午,茶幼课题组成员准时集中于彩色道板场,首次开展混龄民间游戏的由大班郑凌云、中班周萍、小班陶云娣三位不同年级的老师相互合作,共同协商成此次研讨活动。他们以民间游戏《老鼠笼》为主题,分别选择了大、中、小班共20名幼儿。在活动前,他们分析幼儿年龄特点,认真拟定混龄民间游戏活动方案,以大小年龄幼儿的不同发展目标以及指导要点为出发点。为孩子创设了丰富的游戏情景材料,吸引孩子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主、有趣、合作的不同个性。游戏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看出,大孩子不光自己玩得尽兴,同时还多了个哥哥、姐姐的身份,带领着弟弟、妹妹一起选择角色,进行游戏,解决游戏中所遇到的困难。小孩子从漠然、消极、等待转变为积极、热情、主动。游戏后,课题组成员在顾老师的引领下就此次活动进行了畅所欲言的研讨,为以后怎样有效开展混龄民间游戏指明了方向,使每位成员对于自己探究的内容从初次盲目摸索到思路清晰。
相信茶山幼的“以大带小“的活动,让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交往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在游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