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2015年12月初,来自四川省巴中县的务工人员老王,正在工业园围墙边空地上,用锄头翻开泥土,收获他先前种下的红薯。随着一个个饱满鲜红的红薯滚落田间,老王的脸上乐开了花。老王是暂住在雕庄街道中村村委的新市民,来中村已经有5个年头了,由于中村本地人的热情和善良,老王很快在中村安下了家,还把一大家子都搬来了中村。好心的房东给了他一片自留地,老王就自己种上了扁豆和红薯。老王说:看着红薯丰收,这日子过得就和在家里也没啥两样,无拘无束、轻松惬意!
老王只是中村村委众多外来流动人口中的一员,近年来,中村村的流动人口增多,已经超出户籍人口的三倍,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地区差异、文化差异、素质差异,给社会综合治理带来不小的考验和挑战。因此,如何让新市民尽快融入本地生活,成为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研究思考的问题。
于是,村两委针对不同新市民的属地有效融合的多项举措应运而生,让新市民享受社区同管理、同服务、同福利,成为新市民享受同城待遇的新目标。利用“文明社区天天乐”活动,让新市民和户籍人口进行文化互动交流,提高文明素质;借力“邻里互助爱心角”让新市民共享亲情关爱,得到帮困救助;通过“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理念、新市民带动影响老乡的方法,共同维护村庄环境。。。一系列民俗文化融合、亲情关爱融合、行为影响融合等工作措施和办法,让众多来自异乡的新市民自我接纳、自我管理、自我融合,不仅留住了乡愁,更在中村这个幸福家园里安居乐业!
如今,常州在城市产城融合的进程中,城市业态发展需要“留住人”,外来务工人员要在第二故乡“留得住”,因此,注重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有效融合,对于促进社会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