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老人的女儿突然去世,老人悲痛之余,常常想起女儿在世时对她做出的承诺,即要将家中房产的一半赠与女婿、外孙。
老人和儿子居住在仅有的一套房屋内,近期女儿突然去世,老人在悲痛思念的同时,想起在女儿生前曾经答应过女儿要将自己房屋产权的一半赠与女儿,于是老人打算兑现承诺。但老人的儿子、媳妇知道老人的想法后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赠与房产会对他们一家的生活造成影响。矛盾就此产生。若是老人坚持赠与,只要符合法定条件,赠与就具有法律效力,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但赠与一旦实施,就会对老人儿子一家的生活造成影响,可能会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对已逝世亲人的承诺,到底要不要兑现,一方面要尊重个人的意志,尊重法律,老人有权订立赠与协议,而且协议一旦成立是有法律效力应当执行的。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老人儿子的情况,不能因为执行法律协议而对相关当事人的生活造成影响。
从化解矛盾,维护家庭和谐的角度出发,我们建议不要兑现承诺,因为一旦赠与成功,会造成老人和儿子之间的矛盾,儿子会认为老人偏心,不考虑自己的处境,明知道可能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还要赠与,导致家庭矛盾深化,影响亲人之间的感情,破坏家庭和睦。而不实施赠与就不会对老人儿子生活造成影响,有效避免家庭矛盾的发生,并较好的维护了各方的权益,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稳定。
承诺需要兑现,但在和现实产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就要懂得权衡利弊,不能为照顾一方的利益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在面对利益冲突时,要学会做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