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信息 > 内容
洪涝灾害,水源可能含有多量泥沙,浑浊度高,受人畜粪便、垃圾、尸体污染,各种杂物进入水体,使细菌孳生,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和有毒物质污染,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2015年7月2日下午2点,浦北社区开展《水灾后常见疾病防控知识讲座》,由社区民警蒋毅主讲,60余人参加。
蒋民警就如何预防灾后传染病的发生作了详细的讲解:水灾后会出现那些传染病,如何预防传染的发生,水灾时期的常见病症状及对策。1、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不吃霉烂变质的粮食,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使用井水的群众要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进行消毒才使用,3、勤洗手,特别是要教育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5、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造成疾病传播蔓延。要求广大居民在灾后用电注意安全。
通过讲解,重点做好预防肠道病,保证饮水十分重要。一致反映良好,认为当前了解这些知识很有必要,对水灾过后如何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更起到了很好的防病预防作用。(郭慧芬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