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更新的重头戏,老旧小区改造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天宁区人大常委会兰陵街道工委主动作为,在这项重大民生工程推进过程中,以浦南南村改造为样本,嵌入全过程人民民主要素,指导建立四级议事平台,强化人大代表、基层社工与居民群众的同频共振,持续激发居民群众自治活力。
议事机制横纵覆盖广泛征集居民建议
在旧改启动阶段,召开106场议事代表推选会,民主推选149名楼道长、48名楼栋长、12名小区议事代表,形成了一套由楼道、楼栋、小区、社区逐级递进的四级议事体系。各级议事代表深入小区,通过定期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针对停车位紧缺这一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人大代表牵线搭桥,邀请行家设计、专家论证,在两排楼栋之间创新性地增设了一条架空长廊,突破土地制约,既增加了停车位,也满足了居民的休闲娱乐需要。
人大代表现场办公快速响应居民诉求
在旧改施工阶段,身为区人大代表的社区负责人,牢记代表职责使命,充分发挥代表贴近民众、反映民意、服务民需的作用,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办公点和代表联络站,第一时间将居民的诉求传达给旧改项目部,并积极参与问题协调,使得旧改工作紧紧跟进民声、顺应民意。针对加装电梯的热点问题,人大代表牵线建立了与旧改项目部、电梯公司、技术专家以及安全监管、法律专业人士之间的紧密联动机制。一方面,根据居民意见,及时提供专业技术指导,调整优化电梯设计方案。另一方面,联合志愿者团队,及时化解加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为加梯工作按下了加速键。同时加装电梯平层入户的做法已经成为样板。
制度体系延伸拓展有效实现居民自治
在旧改完成后,社区四级议事体系不但保留了下来,而且进一步拓展了职能,如物管会下设了电梯加装、文明楼道、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四个志愿者楼长队伍,负责各领域的日常管理和改进工作。社区网格全覆盖,居民服务线上线下同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家喻户晓。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激发出来了,实现了从被动接受服务向主动参与治理的角色转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扬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让浦南南村旧改工程入选了国家住建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成为人民群众交口称赞的民心工程,突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基层治理中的强大生命力。
(人大兰陵街道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