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今年以来,天宁区政务服务中心积极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牢牢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将“智慧政务”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全力推进。中心深度整合前沿数字化技术,精准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靶向发力,让企业群众办事“少填、少交、少跑”,以数字赋能驱动服务大厅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全力打造“智慧政务”新质服务力。
数智转型,致力“全方位”服务提质升级
智慧大屏“聚”政务。区政务服务中心智慧大屏正式启用作为信息技术赋能政务服务的关键设施,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通过柱状图、折线图、信息轮播等方式对大厅总体情况、满意度分析、取号实时分析、进驻事项清单以及业务办件量排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集多元功能于一体,大屏同步实时督查监测镇(街道)大厅服务情况,助力管理者精准把控服务进程。
短信预警“守”流程。对平均等候时长超15分钟、平均办结时间超30分钟的业务通过预警机制实时监管,及时发现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和调整,促进服务更快更优。
数字客服“强”交互。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数字人”等新一代智能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的创新尝试,“天天”智慧助手接入本地DeepSeek大模型,在智能咨询、精准办事引导基础功能上,优化升级先进的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库搜索等技术,打造“边聊边办”场景化服务模式,通过自然对话即可完成全流程操作,实现“数字人”与政务服务事项的咨询、受理、办理等应用场景无缝融合,感受精准贴心的智慧服务新体验。
云端协同,拓展“e畅行”政务服务路径
“云导办”触手可及。区镇(街道)联动探索“云综窗”视频导办模式,梳理形成29项事项清单。目前全区镇(街道)、村(社区)实现了“云综窗”导服模式全覆盖,畅通业务咨询、办理渠道。
“云系统”一呼百应。针对企业群众办理小型建设项目网上登记需求,强化横向部门联动,与区住建局联合打造天宁区“小型建设项目登记平台”线上申报系统,免除跑腿流程、实现无纸化办公。升级优化江苏政务服务网天宁区旗舰店“当日预约”服务模式,打造“全域覆盖、智能导航、周末可办”为一体的“预约办”。截至目前,全区共提供延时服务1927人次,提供“办不成事”兜底服务84人次,提供预约办20602人次,解决群众办事难题,解决群众办事难题。
“一平台”四通八达。持续落实深化省级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改革,推进“一平台办理”在基层扩面、扩事项、扩综窗工作,实现民政、人社、医保、市场监管4部门29项高频服务事项及开餐饮店“一件事”“一窗受理、一平台办理”全覆盖,全区1镇6街道,7个试点村社区,累计办件1644件,实现基层工作人员业务办理“网络通、用户通、应用通、数据通”,打造反应敏捷、协同高效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助力基层减负和赋能。
人才强基,培育“专业型”数字先锋战队
“考学并进提能”锻造政务精兵。政务服务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是加强政务服务队伍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效能的基础性工作,为加强基层政务服务办事员一体化管理和职业化改革,我区积极组织从事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参加报名办事员职业技能标准等级认定考试,截至目前,共569名工作人员通过政务服务办事员职业技能标准等级认定考试,以考促学、以学促干,构建基层政务服务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体系、职业成长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
“AI赋能培训”实现智领服务。针对政务工作人员数字化能力短板,采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开展系统性培训,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今年首次培训特别设置“AI赋能政务服务”专题授课讲座,生动展示了deepseek等主流AI模型在智能咨询、流程优化、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引导大家会用、善用大模型,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增强服务能力。
“数智赋能微课”传播政务能量。为满足办事群众政务服务政策高频需求,精心策划并推出了“畅通办·宁好办”服务企业系列微讲座、“挑战!回答群众的100个小问题!”政务服务系列短片。涵盖法律宣讲、政策解读、事项导办等内容,以通俗形象的方式解答群众提问。目前已开展“独生子女一次性奖励政策”“退役军人“一件事”服务”“信用修复“一件事””等13期政务服务宣传小视频,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投放传播,提升群众对政策知晓率、办事满意度。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