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地处老城区,近年来,因地狭人密、新老小区交错、业态丰富多样带来了信访矛盾面广量大、交织叠加的难题,兰陵街道聚焦矛盾源头治理,推动阵地前移、力量前置、预警前瞻,全面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一、聚焦阵地前移,实现行政履职法治化
让法律成为政府行政履职和化解矛盾纠纷的依据,通过政府带动,在全社会养成懂法守法讲法良好氛围,从而根本上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街道建立了行政行为前的双评估机制,即针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活动、行政执法等4类事项,由信访部门会同司法所、法律顾问在提前进行合法性评估的同时进行矛盾风险评估并提出具体要求,做到矛盾纠纷考虑在先、防范在早、控制在少,今年已先后参与评估12次。在信访矛盾化解过程中严格坚持法律标准,落实依法分类要求并导入相关法定程序,通过“法理+人情”推动事情解决,引导群众树牢“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明确认识,今年以来相关信访矛盾导入依法分类处置占比44.19%。
二、聚焦力量前置,实现诉求响应快速化
基层距离群众和矛盾事发地最近,推动多元解纷力量向一线倾斜,能有效将矛盾处置在早、化解在小,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在社区层面,全面推行警网融合“六共”模式,即队伍共建、网格共治、矛盾共解、平台共用、治安共管、形象共树。通过“警格+网格”,在推动社区警力下沉的同时更注重发挥工作合力,做到信息互通、业务互融、优势互补,提升网格内基础要素管理和矛盾化解水平,做到矛盾隐患发现即处置,今年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6000余起。在街道层面,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推出对外统一的受理热线(0519-89989110),建立“3+3”机动队伍,和网格队伍配合确保实现诉求30分钟响应;与辖区派出所值班室联动,通过自动跳转确保24小时不间断接听,转接来电由派出所先期处置后再视情移交综治中心接力处置,确保工作不断档。
三、聚焦预警前瞻,实现矛盾感知灵敏化
社会矛盾往往具有由小到大、由缓到急的演变过程,前期具有表征隐蔽性、影响滞后性特点,需要不断强化感知触角,及时发现难点、痛点、堵点,变后期被动应对为前期主动介入,更好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街道全面归集警、诉、访、网、电、调共6类数据,建立标准化地址和分类、关键字体系,形成矛盾纠纷数据库并开发分析预警模块。实时分析辖区矛盾纠纷分布、变化情况,并自动推送5类18项预警,今年共推送预警信息31条。线下通过强化社区网格员、街道业务经办人的分析预警责任,对工作中发生、排查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型矛盾纠纷及时汇总至综治中心流转处置。综治中心牵头建立联调预警机制,明确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做到“一家发现,分头预警,多方联动”。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