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在农业生产中,农膜覆盖技术为保墒、增产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大量废旧农膜被随意遗弃在田间地头,形成了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已成为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2025年11月17日调研发现:
为何要回收?危害触目惊心
残留的农膜在自然环境中极难降解,可长达数百年。它们混入土壤,会破坏耕层结构,阻碍作物根系生长,导致水分和养分吸收困难,直接造成农作物减产。随风飘散的残膜缠绕电线、堵塞沟渠,污染水体环境,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甚至可能被牲畜误食,危及生命。这不仅是环境问题,更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有效回收?多方联动是关键
根治“白色污染”,需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截至2025年11月17日当天调研时,天宁区现有18个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和1个废旧地膜贮存点,构建了废旧棚膜市场化回收,废旧地膜政府有偿回收的机制。广大农户应树立主体责任意识,在农作物收获后,及时将废旧农膜清理、收集,并运送至指定回收点。同时,区、镇农业部门应积极引导推行“以旧换新”等激励政策,提高农户交售废膜的积极性。最后,需要专业化回收企业将收集的废膜进行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
回收后去哪?循环利用变资源
回收的废旧农膜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经过专业的清洗、破碎、熔炼等工序,它们可以被加工成塑料再生颗粒,用于制造新的塑料制品,如排水管道、塑料箩筐等,真正实现从“田间来”到“生活中去”的绿色循环。
携手行动,共建美丽乡村。
治理农田“白色污染”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它呼唤着政府、企业、农业合作社和每一位农户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自觉回收每一片废旧农膜,为我们的土地“减负”,共同守护脚下这片沃土良田,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