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今年以来,天宁区迅速贯彻落实城乡环境大整治工作要求,在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基础上,聚焦村容村貌、田容田貌、水容水貌方面突出问题,出实招、见实效,推动乡村风貌向美蝶变,农民群众参与度、满意度持续攀升。
一是“一支队伍”赋能网格管理。组建区镇村乡村环境联合巡查队伍,以常态化、全覆盖问题排查推动基层治理网格向卫生死角、管理盲区延伸覆盖。常“巡”重点区域。聚焦“一部”“四沿”“五旁”重点区域,每周开展“扫村”巡查2次以上,截至6月底,累计交办并整改“三容三貌”方面问题301处,推动整治主要道路及沿线各类问题528处。同时,结合无人机低空飞行技术,截至6月底,累计巡检河道15轮3000余公里,交办并整改日常管护问题超5000处。常“督”突出问题。以环境和安全为主攻方向,重点关注暴露垃圾、黑臭水体、违规看护房、旱厕等突出环境问题,以查促改、常督长效,确保突出问题改好、改实,不回潮、不反弹,截至6月底,累计清除露天垃圾堆场83处,整改提升农田简易大棚和看护房60处。常“问”群众关切。注重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边巡查边询问,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前往现场点位,查摆问题、推动整改,上半年消除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5处。
二是“三张清单”拧紧责任链条。任务清单明方向。围绕乡村环境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印发《天宁区乡村环境大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清理存量垃圾、整治残垣断壁、治理公共空间等13项目标任务。项目清单强支撑。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截至6月底,新增投入2700万元,实施乡村环境大整治重点项目140个,目前已完成投资1460万元。问题清单促落实。发挥社会、群众、部门等监督作用,建立媒体曝光、市级督查检查、区级自查自纠、群众举报反应四类乡村环境问题事项清单,逐项推进、跟踪落实。建立问题分类整改制度,充分研判问题线索类别及整改难易程度,针对突出问题,制定整改计划、久久为功整改;难点问题倒排工期、高质高效整改;动态问题落实即知即改、常态长效。截至6月底,已整改市级曝光问题21个、整改率100%。
三是“四项行动”直击痛点难点。存量垃圾“清零行动”。上半年起底存量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农业废弃垃圾等974处,投入资金142万元,清理存量垃圾6811立方米,清理区域已全部纳入长效管理范围予以长效保洁。田容田貌更新行动。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农田乱搭建、乱堆放、露天粪坑,设施大棚破旧、人棚共生,看护房超面积、安全隐患、环境脏乱等问题排查,清单化推动清理整治,截至6月底,已拆处简易看护房25处、整改提升60处。公共空间焕新行动。全面摸清残垣断壁、破败房屋底数,建立房屋位置、占地面积、所有权人等基础情况清单。在此基础上,投入120万元,试点推进7个村实施清理整治,6月底已清除残垣断壁11处。农村公厕提质行动。建立农村公厕建设与管理底数清单,组织开展农村公厕建管情况自查自纠,确保农村公厕符合III类及以上建设标准,公厕内外长效保洁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