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01 无惧白发就医路——长者陪诊关爱服务
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独自就医成为许多老人面临的现实困境。椿熙堂承接的天宁区公益创投项目针对高龄、慢性病患者等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陪诊方案,创新推出“七步法三视频”服务标准,通过规范化流程确保陪诊服务的专业性和可靠性。“七步法”涵盖了预约挂号、陪同前往、协助就诊、代取药品、送返家中、用药指导、健康回访等完整服务链条。“三视频”记录包括出发时、就诊中、回家后三个关键节点的视频反馈,让远在上班的子女也能实时掌握父母就医情况。
项目开展以来累计服务老人132人次,协助完成心血管科、骨科等复杂门诊就诊,平均缩短候诊时间40%。下一步将联合医疗机构开通“绿色通道”,并培训更多持证陪诊员,扩大服务覆盖面。
02 “情暖夕阳”流动公益车
近日,椿桂坊社区流动列车长结对协会联合常州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创意学院志愿者团队开展“银龄巧手绘 共筑暖阵地”主题活动,为社区注入艺术活力与温情。
志愿者率先来到椿晖活动室,聚焦转角处单调的白墙,结合老年人喜好与社区氛围,精心设计主题、勾勒手绘初稿。随后走进吉的堡幼儿园,与孩子们共同制作手绘瓶。在教工宿舍小区,志愿者与社区老人们围聚在待绘墙体前,携手完成墙面彩绘。同时将手绘瓶精心布置在墙头,让孩童创意与银龄智慧在墙面上交融,让社区阵地更具温度。
志愿者还在焕新后的墙体旁设置“梧桐树下的故事会”环节。老人们可以时不时搬来小板凳围坐一起,分享年轻时的奋斗故事,讲述邻里间的暖心小事,让原本互不熟悉的邻里在故事分享中拉近距离,在交流中增进了解,真正实现了“绘一面墙、聚一群人、暖一片心”。
此次活动不仅让社区活动阵地从“空白”变“多彩”,更让老年人的生活从“平淡”变“丰富”,让邻里关系从“陌生”变“亲近”。
03 “围炉问法”推动小区治理现代化
2023-2024年,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某小区两年内轮换4家物业公司,但小区治理仍纠纷不断,2025年1月新物业入驻后旧物业拒撤场并起诉业委会,治理矛盾到达顶峰。围炉问法法律服务工作室受邀介入,运用“围炉问法”小区现代化治理工作方法化解危机。
工作室作为中立第三方,走访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等20余人,收集反馈80余条,解决法律困惑等40余件,先抓“道闸未落下”首要矛盾,协调街道推动停工3个多月的道闸落地,解决停车问题,增强居民治理信心。随后联合社区发挥“五社联动”机制,梳理主要矛盾,建议业委会积极应诉、旧物业依法维权,建议新物业开展“2个月卫生攻坚战”,建议网格员、业委会辟谣释法。一个半月后物业完成交接,秩序恢复。针对微信群,工作室推动业委会、物业等建立“清网联盟”,做好信息公开与谣言治理。推动业委会恢复接待日、首推“物业公开日”,让业委会、物业公开工作与收支,落实业主监督权,搭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这样的治理方法,我们小区太需要了,值得推广!”小区老居民在“物业公开日”后感叹。目前小区治理秩序安宁,直接参与小区治理工作的治理骨干力量多达20余名。后期,团队将重点在小区治理骨干治理能力建设、小区治理互动体系建设、小区内外五社联动合作机制建设等内容进行重点赋能培养,以建设小区自身的现代化治理力量与团队,为小区长治久安提供综合的、系统的、健全的小区治理现代化体系。
04 “红梅香·益万家”赋能融入计划
当前,部分低收入人群面临着生活压力大、社交圈狭窄的困境,这导致他们邻里互动少、社区归属感薄弱,日常还常陷入“小事难办、互助无门”的窘境。为打破这一现状,依托天宁区创投“红梅香・益万家”项目,恩悦社工联合锦绣东苑社区共同开展了“同心共闯关·邻里一家亲”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以趣味互动为纽带、“闯关互动”为载体,不仅为低收入人群搭建了邻里交流平台,让他们在轻松氛围中建立联系、增强信任,还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踊跃参与,拉近了邻里距离,强化了社区关怀,培育了“邻里互助”意识,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与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