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文体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我局持续提升文体旅发展动力和品牌影响力,今年以来,成功举办2025常州天宁大运河半程马拉松、第三届“天宁杯”长三角羽毛球邀请赛等赛事活动,文体旅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情况
天宁区文体旅局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以学习贯彻为强大动力,结合文体旅实际,自觉对标对表“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重大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学习领会、对照起来细化落实,自觉扛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找准找实贯彻落实的切入点、着力点,以新的作为当好提振消费生力军,以文化创新创造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文体旅高质量发展,推动“国之大者”在文体旅领域落地见效。
二、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赛事”+“旅游”,打造文商体旅消费“新”场景。
赛事活动如火如荼,4月20日,2025常州天宁大运河半程马拉松在美丽的凤凰新城大运河畔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跑者展开激烈角逐。同时围绕天宁非遗、美食,通过“跟着马拉松游天宁”,不断挖掘区域特色美食文化,持续扩大天宁旅游IP影响力,成功举办天宁美食嘉年华,邀请区域内非遗美食、“名优特”食品小作坊、商业综合体等近五十家单位参与,吸引了上万人现场品尝和购买。整场赛事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文旅等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通过撬动赛事“流量”变消费“留量”和经济“增量”。5月24日,2025第三届“天宁杯”长三角羽毛球邀请赛暨常州市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在常州奥体中心顺利举行,共有来自各地的39支代表队、400名优秀运动员参赛,高水平体育赛事的举办促进了“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二)坚持守正创新,助推文化事业迸发“新”活力。
一是着力打造高品位文化矩阵。推进新型文化空间建设。新增秋白书苑中吴馆、秋白书苑竹林馆2家秋白书院,定期开设非遗小课堂,亲子阅读等活动,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秋白书苑翠竹公园馆、秋白书苑罗汉路馆均获评2025年度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常州市夕阳红艺术团获评2025年度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特色品牌活动精彩纷呈。推出“春·潮”“夏·夜”“秋·韵”“冬·影”四个主题多场特色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每周六、周日在红梅公园、东坡公园、常州萃园、弘阳广场等天宁区域内各旅游景点、商业圈组织开展本土群众文艺演出、非遗展演、传统文化展演等活动。开展传统文艺展演、特色群众团队展演、流行乐队、戏曲下乡、各类展览和周末艺术小沙龙活动等各类群众文化系列活动83场次。三是公益惠民活动丰富多彩。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太极、舞蹈、摄影、烙花、人文历史、留青竹刻等内容的公益培训班150余课时,服务近3000人次;开展阅读推广、手工制作、科技创新、亲子讲座、电影赏析、文化展览等公益阅读活动64场次,服务超10万人次;区图书馆与常州市教育装备中心联合开展分级阅读项目,为广大读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三)赓续历史文脉,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突破。
一是重点推进文物四普工作。全面开展实地调查,充分发挥校地合作、人才培养合力,发动学生志愿者广泛参与实地操作,有力推动高校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新探索,高效率推进实地调查。截至目前,已完成240余处三普点位实地调查与数据审核;与省普查办专家明确消失文物清单;积极征求社会线索,初步核查一批新发现线索,提交专家评审。二是扎实推进文物保护。持续推进寺墩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并赴国家局汇报,完成寺墩考古工作站方案,推进开工手续,完善展陈方案。联合社会力量对毛泽东塑像、灵官庙弄洪宅开展维护;第九批省保待公布,三处新增,一处更名。续开展文物巡查工作,加强文物保护,积极推进逸仙中学旧址、前北岸明代楠木厅、焦溪徐家祠堂旧址等文物修缮工程。积极申报2025年省级文物资金,计划开展常州市天宁区国保及省保单位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三是不断提升非遗影响力。上半年,琪嘉非遗工坊入选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黄天荡蒲包编织技艺、常州素火腿制作技艺等14个项目获评常州市第七批非遗代表性项目;组织开展第五批天宁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申报工作,新增区级非遗项目18个、传承人41人;开展“苏东坡传说讲座”“漫谈老城厢之青果巷”等非遗讲座6场次。
(四)载体提质升级,文旅产业赋能进入“新”阶段。
一是文旅项目扎实推进。2025年天宁区列入江苏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5个,列入常州市重点文旅项目15个,年度计划投资18.35亿元。按照“周巡查、月总结、季对标”的要求,联合多部门,通过实地巡查、座谈走访、线上调度等方式,跟进省、市重点项目月度进展情况。对进度滞后项目开展专项巡查,确保各板块项目建设紧跟序时进度。截至5月底,完成投资额6.657亿元,占年度总投资的36.28%。积极向上争取资源,对重点文旅企业和重点文旅项目加大资本金投入、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方面的帮扶支持力度,组织2家单位申报2025年度常州市市级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二是配套服务精准供给。推进东坡、紫荆公园2家单位景区品牌创建工作,做好现场评定的准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对A级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重点村既有旅游厕所开展等级转化自评,启动2024年、2025年旅游厕所等级创建工作。更新全域旅游地图,更新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等情况,征集乡村旅游节事节庆、四季活动、特色产品、旅游线路等。三是营销宣传精准发力。舜山小镇推出的沉浸式多元活动登上央视新闻,万象城、九洲新世界等商业体变传统消费场景为文旅消费“新磁场”,登上新华日报,上半年制作并通过“锦绣天宁”微信公众号发布8期图文和视频内容,点击量超过2万。
(五)夯实发展基础,体育事业发展迈入“新”高地。
一是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持续完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6月1日,集网球、匹克球、足球等运动于一体的全民健身场所C Park东经120运动中心正式开业。上半年,新建常州儿童友好公园1个,新增匹克球场5片、网球场9片,体育场地设施持续扩面提升。三是体医融合有新成效。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青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动健康指导门诊,致力于为广大群众提供专业的运动健康咨询、评估、指导及治疗服务,完成2500人次慢性病运动干预,办好运动健康指导门诊,为更多群众开出“健康处方”。三是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功天宁区第九届老年人太极拳站点联赛、C Park东经120运动中心启动仪式暨皑雯网球嘉年华活动、水陆挑战赛嘉年华活动、乒乓球比赛等活动5场次。
(六)优化营商环境,文旅市场监管展现“新”作为。
一是严格把关行政审批工作。围绕“推进改革、提升效率”,积极探索创新审批服务机制,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今年以来,完成各类演出活动审批94件,完成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6件。二是强化文体旅行业安全管理。建章立制,推进文旅行业安全管理。制定《2025年全区文体旅系统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以及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年度重点任务》。上半年落实组织文体旅行业安全生产相关培训2次,消防安全演练2次。组织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90人次,检查点位497家次,发现问题隐患62个,全部整改销号。三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2025年1-5月份处理12345平台工单364条、其中健身房消费纠纷133条、非学科类文化艺术和体育类培训机构纠纷122条,演出场所14条,网吧、游戏游艺、剧本娱乐、公共文化等场所25条,涉旅投诉70条整体满意率较高,未发生重大舆情。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付卡机构管理有待加强。预付卡管理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机制协同性差、资金监管难度大、经营主体行为不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难等诸多问题,对违规机构处罚可能还会导致机构经营困难后选择关门跑路、恶意拖欠消费者的预付款等行为,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
(二)无证校外培训机构查处有困难。无证校外培训机构查处存在诸多难点,主要体现在预防难、发现难、进门难、取证难、处罚难、执行难等,同时在未产生矛盾前,家长也会因为收费低、接送方便、师资好等情况,无视机构无证的事实,若勒令其停业也极有可能造成已报课家长的直接经济损失,这对无证机构的查处都会形成阻碍。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协调推进省、市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预排2026年省、市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计划。精准实施营销引流,通过美食地图、达人推介等专项策划,采用图文或视频的形式推介腻头汤、席面等天宁美食IP,举办2025常州市天宁区文旅消费推广季暨长三角百商百V驾游天宁活动,继续推动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提档升级,强化活动宣传推广、引流消费。认真做好企业服务,积极为各文旅项目及文旅企业争取各级扶持资金,关注2025年省级和市级文旅产业资金申报结果,定期组织“一企一策”送政策进企业服务。
(二)持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夯实文物保护基础。进一步理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工作体制、机制,明确属地(镇、各街道)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充分依靠纪委、检察院的职能,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文物巡查工作,完善文物保护基础台账。推进文物四普工作。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逐步开展实地调查,加强组织领导和部署安排,确保普查结果全面客观反映全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基本状况。强化文物保护利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有序推进辖区内文物修缮工作,尤其是革命文物,强化保护利用工作,打造天宁红色文化新名片,不断增强革命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力;继续对寺墩遗址进行系统性的发掘,重点掌握寺墩周围古地貌、古河道及功能分布,做好发掘单位南京博物院的资金及后勤保障工作,推进考古工作站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确保考古工作站顺利开工。
(三)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惠民活动。
聚焦群众多点需求,提高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的使用频率,高质量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打造新型文化空间,提升全域文化品位和艺术气质。整合各类文化文艺资源,持续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展览下乡等惠民活动,2025下半年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社教和讲座活动400场次,文艺演出100场次,各类展览10场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开展文艺精品创作,鼓励基层文化队伍围绕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件和主题进行创作,发掘优秀文艺作品。将优秀作品精细打磨,参加第十六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的角逐争取获奖。
(四)持续推进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拓宽全民健身圈。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持续优化“10分钟健身圈”,2025年计划新建体育公园1个,新增健身步道8.6公里,篮球场6片、羽毛球场7片。健全全县国民体质测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常态化机制,实现每年全县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4.3%以上。继续办好各类体育赛事,举办“郑”运动·天宁区郑陆镇首届村BA篮球赛、天宁区足球比赛、“九九重阳”天宁区第九届老年人门球站点联赛等赛事。加强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全面开展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再培训,充实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力量。打造“运动健康大讲堂”品牌,持续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实施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青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郑陆镇卫生院分别积极申报省、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为更多群众开出“健康处方”。
(五)持续做好文体旅市场监管。
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严格依规开展审批,发放审核意见书。积极推进第四批“白名单”申报工作,引导文化艺术类、体育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实施预收费资金监管,取得审核意见书机构,及时缴纳风险保证金。严格依法开展营业性演出活动审批。做好安全生产相关工作。联合区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营业性演出场所开展双随机检查。加强文体旅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全区文体旅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结合“一件事”全链条等专项整治,紧盯汛期、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确保文体旅市场的安全稳定。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