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教育领域 > 内容
2025年7月9日至11日,由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教育局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小学STEAM教育沙龙在乌鲁木齐市第十九中学举办。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的300余名教育专家、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张晓东、牟文娟、李志伟教师发展工作室领衔人和刘娇等成员参加了会议并作了发言。
9日下午,常州市紫云小学副校长张晓东带来《AI赋能,融通无界: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小学跨学科学习实践探究》经验分享。其团队通过“AI+项目式学习”模式,在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中,创新学习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性学习,重点介绍了朝阳二小杨丹老师的一个学科内主题式跨学科案例及一个学科外项目式跨学科“未来之城”案例具体做法。10日上午,张晓东继续主持《生成式AI赋能数学理解》工作坊,现场演示如何通过AI动态建模工具破解数学抽象难题,实现“可视化数学”课堂教学突破。
在论坛的交流环节,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李志伟主任以《生成式AI赋能农村3D打印设计实践》为主题,分享了天宁区及学校在创客教育领域的探索历程与显著成效,积极探索生成式AI与3D打印技术的融合应用,构建四类课程体系:基础认知课普及AI与3D打印知识,AI辅助设计课借助豆包等工具激发创意,3D建模实践课强化软件操作,跨学科整合课融合数学、科学等知识。通过项目式学习模式,学生完成“我的房间” 设计、“常州建筑” 再造、“未来汽车” 创造等进阶项目,将AI创意转化为3D模型并打印成型,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持续推动农村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迈向新高度,为更多农村学校提供可借鉴的成功范例。10日下午,李主任主持《扣子AI智能体赋能语文教学创新应用培训》工作坊,围绕扣子AI智能体在字词卡片制作、诗词学习辅助、作文批改等语文教学场景的具体应用展开,通过实例演示、互动操作等方式,让参与教师直观感受AI技术为语文教学带来的变革。老师们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氛围活跃。
常州市北环小学副校长牟文娟代表工作室团队,在论坛上分享了《AI赋能循证作业设计与评价(以语文教学为例)》,展示了其团队近两年的探索成果。首先介绍了小学语文循证作业背景,内涵和设计评价的流程。然后从AI赋能教材深度解析建构作业目标、创设作业情境、推进作业活动、增强个性指导、制订评估指标、分析作业数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提供了非常接地气的策略建议。尤其是应用AI制订评价量规二次优化后哺喂AI再对学生作品进行科学评价,应用AI智能体导学、启思、督学,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让人眼前一亮。她的分享给与会老师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本次沙龙通过理论研讨与实践操作的深度结合,总结中小学STEAM教育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范式。正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所言,活动不仅搭建了东西部教育交流的桥梁,更通过技术赋能,让边疆地区的师生切实感受到“AI+教育”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