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陆镇春申君公园中,一座颜色鲜艳的儿童滑梯格外引人注目。每天傍晚,这里都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家长们在一旁闲话家常,老人们坐在长椅上含笑注视——这幅生动的社区生活图景,背后却藏着一段村社共建的暖心故事。
从“小诉求”到“大议题”
去年,三河口社区和梧岗村在结对共建调研时,收到多位居民反映:“社区缺少儿童活动设施,孩子们只能在停车场边玩耍,太危险了。”这个看似简单的诉求引起了社区和村委的高度重视。
“虽然我们村集体经济也不宽裕,但关爱儿童是全社会的事。”村支书孙波在党员大会上动情地说。经过民主商议,村里决定划拨5万元,为社区购置游乐设施。
多方联动聚合力
项目启动后,形成了“村出资、社区出地、居民出智”的共建模式,村委按流程严格比选供应商,确保设施安全环保;社区召开居民议事会,民主选定滑梯安装位置;热心居民组成“护苗志愿队”定期维护清洁。
“没想到我们随口提的建议,居委会这么当真。”社区居民李阿姨感慨道。更让人惊喜的是,原本简单的滑梯采购,逐渐扩展成包括党建共建、人才共育、服务共享、品牌共创等村社共建项目。
小设施激活社区温度
滑梯正式启用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攀爬玩耍,大人们也自发在场地周边健身。这座长10米、高4.2米的滑梯,不仅成为社区新地标,更串起了浓浓的邻里情。
“现在带孩子出门就有玩伴,我们家长也交到了朋友。”年轻妈妈王女士说。社区书记徐文国注意到,自从有了这个公共活动空间,居民们交流明显增多,连环境整治等工作的推进都顺利了不少。
夕阳下,滑梯上的孩子们笑声清脆。这座承载着关爱与温情的设施,就像一颗种子,在村社共建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终将长成基层治理创新的参天大树。村社共建不是简单的资金帮扶,而是通过项目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如今,郑陆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正筹划更多合作项目,让“陌邻”变“睦邻”的美好故事持续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