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政府批复了天宁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天宁“常州城区文商中心、城乡融合典范、产城融合高地”发展定位。4月28日,一场以“推动城乡融合,一体谋划、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更有份量、更有特色的区域中心”为主题的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活动在郑陆镇开展。郑陆镇党委与区农业农村局党组、区文体旅局党支部坚持思想先行、思考深入、思路共享,围绕“城乡如何从相加走向相融”的时代课题展开研学讨论,为天宁城乡融合发展谋划新思路、注入新动能。
研讨交流中,大家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理论文章分享学习体会,针对聚焦农业示范片区提档升级、舜山舜水片区一体化发展等议题建言献策。学习研讨坚持脱稿发言,参会人员即时点评发表各自观点,现场“理论味”浓厚。
郑陆镇党委书记李汉田展开领学,并结合郑陆东部片区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思路。他表示,站在新的起点,郑陆镇将锚定“十年成势再出发,打造更有份量更有特色的区域中心”目标定位,主动把推进乡村振兴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郑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许术易表示,作为省级高新区、省经济发达镇“两大创建”主战场,郑陆镇将以经济大镇的责任担当,勇挑大梁、奋勇争先,将自身的发展放到全区、全市乃至全省的格局中谋划,用好资源禀赋,同时加强科技引领、三产融合、人居风貌的建设和深化,把郑陆镇打造成城乡融合的典范。
“城乡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要催化出化学反应。”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小利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统筹推动现代农业提质、文旅品牌打造和乡村治理创新,主攻产业振兴、壮大实体经济、精雕乡村画卷、强化改革赋能、注重文化铸魂、加大人才培育,为奋力书写“城与乡双向奔赴”的崭新篇章提供动力。
“郑陆的山水林田是全域发展的战略资源,更是城乡共荣的生态银行。”区文体旅局党支部书记、局长徐丽燕说。她表示,郑陆镇要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动文商旅融合,深入挖掘、整合提升、充分展示寺墩遗址、焦溪古镇等文化资源,推动“舜山舜水”片区文旅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继续统筹完善好政府与市场、乡村的职责分工,助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焦溪古镇保护发展中心主任李泽升说,郑陆要以“全域景区化”思维重塑空间格局,把特色田园乡村升级为城乡共富的“路由器”。要进一步加强对焦溪古镇的建筑、文化、村民的传承和保护,通过“互联网+产业”传播手段,助力古镇生活平台、文化展示平台、年轻人创作平台实现全面跃升,将焦溪古镇打造成一座开放式的博物馆。
市委党校教授葛涛安在现场点评中指出,这次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活动,助力推动了部门与板块间实现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同频共振,郑陆镇要立足生态本底和历史文化优势,探索“城乡功能互补、产业联动互促”的新模式,围绕高质量的生产空间、高活力的创新创业空间、高颜值的生态空间,打造全市城乡融合示范新标杆。
“当部门墙变为连心桥,当规划图变成行军图,中心城市的新质生产力必将破土而出。”天宁区委副书记陈海元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以此次联学为契机,深化部门协作,聚焦项目落地、品牌塑造和民生改善,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要坚定信心,坚持政治自觉、理论自觉、行动自觉,以“六个坚持”把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各项工作保护好、利用好、落实好。
会前,联学组前往横沟村一期现代化宜居农房、横沟村稻米加工中心、高标准农田、舜山小镇等地进行了现场调研。
当前,天宁区探索建立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机制,通过机关党委(党组)中心组与开发区党工委、郑陆镇党委以及各街道党工委中心组结对的方式,实现区域范围内联学全覆盖。结对各方通过创新理论共学、全局工作共谋、联动工作共促,着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举措,努力实现1+1>2的联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