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潘伯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共享停车场”的建议收悉,答复如下:
常州市多所大型医院、学校均位于老城区,基础建设较为陈旧,相关配套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缺失。该区域内商业、景区、学校、住宅等业态密集程度较高。不同业态的需求和其特殊区域定位等因素,公共资源相互挤压和配比不平衡等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近年来停车难等矛盾焦点,我局已进行反复调研,并有针对性的逐步开展工作。
1.改造提升,不断拓展停车区域。通过老旧小区改造,美丽街区综合提升等工作,开展周边的业态进行一体化管理改造。以“迎春步行街”为例,通过整合周边停车场,增加车位近100个,有效缓解周边交通压力,唐家湾路段改造中,不仅重新铺装道板,增加近200多个非机动停车位,也新增了120个非机动车智能充电桩,极大解决了一院附近非机动车停放困境。同时,我局牵头协调周边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节假日开放共享车位等方式,缓解市区老院区、校区就医停车难问题。
目前,天宁区已采取多项举措缓解停车难问题。一方面,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另一方面,推动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提升车位使用效率。
2.靶向调整,不断破解焦点矛盾。自2023年6月起,常州市停车建设和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已两次发文,对常州市各类型的停车场的计费、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其中新能源汽车进入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景区、医院、健身场所、城市道路、交通枢纽等配套停车场时,每天首次免费2小时,同时停放服务费也在应缴纳金额的基础上优惠50%。通过对停车价格的调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长期反应的焦点矛盾。
3.因地制宜,不断优化管理模式。近年来,为有效缓解日益严重的停车难问题,通过前期调研和具体工作落实,市城管局已陆续出台相关的政策管理办法,进一步厘清思路,调整管理方向,逐步缓解常州市老城区内停车管理中的各项难题。
(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