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下班经过小区门口,道路被摊位挤得水泄不通,夜晚更是油烟弥漫。如今可真是通畅又舒心。”傍晚漫步于开发区(青龙街道)青竹苑社区周边,只见道路畅通如织,车辆秩序井然。
曾几何时,宽敞的人行道被流动摊贩的餐车挤占得满满当当,煎炸烹炒的油烟与高分贝的叫卖声交织,如同一幅杂乱无章的市井“噪画”,既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又给道路通行安全埋下了隐患。
今年5月以来,社区志愿者牵头,多次组织城管、摊贩和居民代表召开“自治协商会”。在协商会上,各方代表围坐一堂,摊主们敞开心扉诉说经营中的酸甜苦辣,居民们坦诚表达对环境与秩序的诉求。
经过多轮民主协商,最终划定了特定的经营区域,明确了统一的经营时段,并共同审议通过了《青竹苑流摊摊主自我管理制度》。
摊主严大姐有感而发:“如今有了固定的‘阵地’,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生意稳当了,我们也更有动力自觉维护周边环境。”
与此同时,社区积极发动居民中的热心人士,组建了“自治监督志愿队”。这些戴着红袖章的志愿者们,每日穿梭于摊点之间,化身治理的“眼睛”和“耳朵”,重点关注流动摊贩规范经营、占道问题。
“师傅您好,我是社区志愿者。现在咱们这片划定了专门的经营区域,不仅不用东躲西藏,来买东西的居民反而更多了呢!这么好的环境咱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保持环境整洁,顾客看着舒服,您的生意也会更好。”
在他们的影响下,摊贩们逐渐形成了“自我管理、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如同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共同守护着这片经营的乐土。
从“打游击”的漂泊不定到“有阵地”的安心经营,从“脏乱差”的杂乱无章到“规范有序”的井井有条,小小的便民摊位,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社区自治的智慧与温度,也守护着城市的“烟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