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天宁经济开发区 >> 动态新闻 >> 内容
 
基层治理金点子丨“五维角色”解锁现代社区治理
发布日期:2025-07-14   来源:天宁经济开发区 浏览次数:  字号:〖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社区已从单纯的居住空间演变为社会治理的关键场域。如何让钢筋水泥的城市社区重拾“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情?党的二十大报告给出了答案:“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持证人”以专业筑基,为社区服务打造硬核支撑。常州市天宁区开发区(青龙街道)彩虹城社区的16名专职社工中,持证率达83.3%,其中5人拥有社会工作师证。中级社工张露运用危机干预技巧化解多起辖区矛盾,持证社工团队还通过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实现专业方法与志愿精神的创新融合。正如社区党委书记王云霞所说:“持证不是终点,而是精准服务的起点。”

“主理人”化身活力引擎,激活社区自治细胞。彩虹城社区的薛老师认为 “社区不是管出来的,而是玩出来的”,她发起的“徒步之旅”让百余居民在互动中激发自治动力;健身气功、元气瑜伽等由“主理人”策划的活动,正重构着居民的社交图谱。依托“彩虹邻创・社区主理人沃土计划”,社区已培育出二十余名自治带头人。

“线人”作为温情触角,织密社区守护网络。他们可能是邻居、物业员工或助老护理员,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构成社区安全的“移动传感器”。上个月,“线人”老姚发现失独独居老人沈斌华异常,及时通知网格员避免了意外,类似案例每月都有发生。目前社区网格员已发展“线人”32人,累计报送有效信息近百条,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调停人”堪称和谐密码,巧解社区千千结。面对复杂社区矛盾,彩虹城社区培育的“调停人”队伍——由退休工人、社区贤达组成的调解专家,擅长用“法理情”三线化解纠纷。在景秀世家小区消防管道改造争议中,调停人汪忠良提出“公共区域明管 + 住户室内暗管”方案,破解僵局。这一机制让辖区矛盾化解率提升至92%,重复投诉率下降50%,成为基层矛盾的“减压阀”。

“创享人”勾勒未来图景,绘制社区共治蓝图。在数字时代,彩虹城社区正探寻“创享人”新方向,为治理注入新动能。王云霞认为:“最好的治理,是让每个居民都成为社区的‘主角’。”这幅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图景,既是治理体系的创新,更是城市温情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