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本“房产证”,是很多安置小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它关系学生入学、抵押融资、产权交易等现实需要,也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人大青龙街道工委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深化“青心为民”工作品牌内涵,坚持对重点工作实施靶向监督,推动化解安置房“办证难”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
聚焦民生关切,调查研究全覆盖。人大青龙街道工委创新代表联系群众机制,推动人大代表、议政代表主动下沉至村、社区网格,打造了“网”上听、“格”中见的代表网格化履职新模式。为了更好理清纠纷的难点和症结所在,人大街道工委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多次组织代表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发现居民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11个安置小区,13684套安置房,分别存在用地规划手续不完善、缺少建设许可证、开发项目建设主体灭失等问题。为此,将安置房产权证办理纳入2023年度民生实事重点工作进行督办,推动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聚焦部门联动,多方合力解难题。办理不动产权证涉及多部门多行业,是“难啃的硬骨头”。人大青龙街道工委联合天宁经济开发区(青龙街道)议政代表会社会治理组专业代表小组,建立健全安置房产权证办理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和责任分解制度,按照“一小区、一方案、一专班”要求落实推进。在职能部门的协调以及人大代表、议政代表的监督推动下,安置房产权证办理的“中梗阻”政策问题顺利得到解决。
聚焦堵点难点,深入基层显担当。安置房“办证难”,不仅“难”在政策,也“难”在手续,每家每户情况不同,所需的办理材料和手续也有很大差异。为让办证过程更简便、更快捷,人大青龙街道工委积极构筑“协同式”工作联动机制,村社协同主动下沉,人大代表配合社区摸排每户情况,宣传发动、传达政策;站点协同广开大门,在人大代表“家站点”开展专题接待日活动,一事一策妥善处理居民诉求;街区协同形成合力,主动联合区街两级职能部门,在完善产权证申领实施意见和指南上共同发力,优化流程、智慧办理,开展全流程暖心服务,高效推进房屋产权登记工作。
人大青龙街道工委深入调研查找问题短板,畅通代表、群众、政府直接沟通渠道,打出监督“组合拳”,守护居民“安居梦”,不断深化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青龙实践。人大青龙街道工委将持续发挥监督作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天宁区人大常委会青龙街道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