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文体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聚焦“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目标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强化规划布局、加速产业进程、深化改革创新、规范安全治理,持续提升文体旅发展动力和品牌影响力,文化体育和旅游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现将2024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贯彻情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天宁区文体旅局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通过领导班子集中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局党支部坚持学原文、悟原理,开展集中学习,抓好个人自学,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公报、《决定》等内容,组织下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跟进推送权威解读、学习资料。全局系统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谋划文体旅领域重点改革事项,努力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文体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2024年工作总结
(一)抓项目促融合,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一是打造文旅新地标。舜山小镇于2024年五一顺利开业,五一假期客流超10万人次;万象城文旅休闲街区于5月底正式开业,数百家常州首店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华火电竞打造的EST PARK数字运动潮流空间于6月15日正式开业,将成为天宁新的运动休闲旅游打卡地。二是打造重点文旅项目。2024年天宁区列入常州市“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共有四大类工程15个重点项目(工作),年度计划投资38.035亿元。东方侏罗纪旅游度假区和常州九洲淡水渔业产业融合示范工程入选2024年省重大项目名单。截至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额31.6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86.17%,全市第一。查家村、焦溪村成为首届常州乡村文旅运营规划设计邀请赛5个规划设计竞赛基地之一,积极开展天宁舜山舜水片区调研规划,明确片区宣传的定位和核心,打造“舜风舜水”的天宁乡村旅游IP。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源。对重点文旅企业和重点文旅项目加大帮扶支持力度,组织5家单位申报2024年度江苏省文化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资金(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类),九洲舜山学农营地项目、塔寺园一体化——红梅公园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改造、天宁华火互娱数字休闲产业园获2024年度常州市市级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共计70万元;完成2023年旅游厕所评定,新增Ⅱ类旅游厕所6个。
(二)强服务重传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一是公共文化空间提质升级。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切实提高基层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天宁区文化馆设立萃园分馆;区文化馆维修更新,改善场馆环境;区图书馆在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获评一级馆,同时增设阅览座席,打造自习空间;茶山街道文化站提档升级,更加优化了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积极推动镇、街道文化站参加江苏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留灯书房共享空间、喜望里服务中心入选江苏省2024 年度“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名单。同济桥社区夕阳红文体协会、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古镇戏迷协会、常州市天宁区团结村风韵戏曲协会入选2024年度“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名单。郑陆镇焦溪图书馆入选全省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郑陆镇焦溪古镇焦溪粮庄养老院、焦溪查家美丽乡村、焦溪古镇三元桥东堍南少广场,焦溪古镇三河口网虹桥春申公园入选2024年省级“春季村晚”展示点名单。二是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提供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总量,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举办了“乐享青春 天宁有young”萃园大学生音乐会、“筑梦中华”专题烟标火花展等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全年开展2024天宁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惠民巡演7场次;完成送戏下乡120场次;开展社教活动25场次,组织公益培训50个班次共计450课时,共有4万多人次受惠;开设“周末艺术小沙龙”课程30班次;开展各类展览12场次。天宁区图书馆积极营造书香阅读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吸引读者走进区图书馆,全年服务读者20万人次,开展各类线上线下阅读推广、公益讲座、文化展览等活动共150余场次,基层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文化传承保护稳步推进。加强文物保护,积极推进逸仙中学旧址、前北岸明代楠木厅、焦溪古桥群等文物修缮工程,逸仙中学旧址修缮工程获国家文物资金175万元。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普查工作队伍,完成青果巷、焦溪古镇等地区实地调查。持续推进寺墩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功入选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完成《寺墩遗址保护规划》报批,完善寺墩考古工作站设计方案,推进开工手续。加强非遗项目保护,戈裕良叠石(山)技艺等6个项目入选江苏省第5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朱旭,孙焕等10名传承人入选常州市第5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举办“中吴遗韵”常州非遗主题系列活动,全年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公益讲座、展览等活动近30场次,受众近4000人次。
(三)强基础抓活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一是办好重大体育赛事。4月21日,2024常州大运河半程马拉松在美丽的凤凰新城大运河畔鸣枪开跑,1万余名选手展开激烈角逐,这是我区首次举办大型马拉松赛事,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文旅等经济效益约5000万元,天宁·大运河环岛路还被评选为2024全省最美跑步线路;10月26日至27日,“水运江苏”水上系列赛(天宁站)暨江苏省赛艇俱乐部联赛在大运河天宁段开赛,这是我区首次举办赛艇体育赛事,吸引300人参赛,本次赛程航道被中国赛艇协会誉为“全国最美赛道”,为打造活力天宁、健康天宁、幸福天宁注入强大动力。二是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以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契机,2024年举办了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智力运动会、8月8日全民健身日优秀项目展示活动、太极拳比赛、老年人桌上冰壶球站点联赛、老年人钓鱼比赛、老年人门球比赛、“九九重阳”天宁区老年人健步走等多项活动。开展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培训近百人,营造我区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三是完善全民健身设施。新建北塘河湿地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环岛路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共计9公里、新建(更新)全民健身路径86个点701件,健身器材10件、健身广场1个、网球场3片,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身边健身设施全覆盖,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四是推进运动健康指导。郑陆镇卫生院积极申报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青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6000人次慢性病运动干预,为更多群众开出“健康处方”。完成国民体质监测960人次,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1000人次。全年举办运动健康知识讲座7场次;开展“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志愿服务活动5场。
(四)强宣传促提升,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一是精心打造天宁美食IP。开展天宁美食地图专题推介。围绕游客喜爱的火锅、川湘菜、早餐店、羊肉店等各种美食类型,不断挖掘区域特色美食文化,截止10月底,累计制作并通过“锦绣天宁”微信公众号发布26期图文和视频内容,累计点击量超过15万,多篇内容单篇点击量破万。举办天宁美食嘉年华。邀请区域内非遗美食、“名优特”食品小作坊、餐饮商会代表等近四十家单位参与天宁美食嘉年华活动,焦溪团子、梨膏糖、变蛋、腻头汤、常州大麻糕纷纷现场亮相,吸引了上万人现场品尝和购买。二是拓展宣传推介渠道。举行百商百V看天宁活动。邀请长三角地区重点旅行商代表前往天宁寺、青果巷、舜山小镇、焦溪古镇等地开展实地考察调研,详细了解天宁区文旅产品特色、旅游线路规划、基础设施服务等情况。邀请亲子达人、外籍达人、文化达人、旅游达人等大V组成采风团,从不同视角探访天宁文旅新地标,深入挖掘天宁旅游的不同魅力和亮点,全面提升“江南文昌地·锦绣新天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三是提升新媒体矩阵声量。邀请20位抖音、小红书达人对天宁老城厢、乡村吃住行线路进行体验和拍摄,探索以美食带动旅游、以旅游推广美食、以美食和旅游促进消费,运用美食元素将天宁旅游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努力将“餐旅融合”做出品牌,让“天宁味道”破屏出圈,擦亮天宁文旅品牌形象。
(五)明责任抓落实,行业监管持续发力。
一是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围绕“推进改革、提升效率”,积极探索创新审批服务机制,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截至目前,全区审批通过艺术、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220家,其中,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157家,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63家,入驻全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114家。严格营业性演出活动审批。今年以来,完成各类演出活动审批200余件。二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研究制定《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和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天宁区文化体育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等工作方案,通过专项行动,深入排查文体旅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全面摸清并动态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底数,今年以来,共出动行政检查人员500余人(次),检查文体旅经营单位600余家次,发现一般安全生产隐患50余处,均已整改到位,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文体旅市场总体平稳有序运行。三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全年处理12345平台工单1000余条、其中健身房消费纠纷800余起、非学科类文化艺术和体育类培训机构纠纷120余起,游戏游艺场所50余起,网吧、娱乐场所等文体活动场所共30余起,整体满意率较高,未发生重大舆情。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区文体旅局将全面对标对表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找准文体旅工作的结合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532”发展战略,着力推动文体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以党建工作统揽全局,推动党建工作与大局工作、业务工作、队伍建设紧密融合、协同发展,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一是做优文旅党建品牌。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丰富党建品牌内涵,形成党建品牌化、制度长效化、载体特色化、活动研究化和服务常态化良好机制,进一步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二是做好支部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托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扎实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积极开展党员“双报到”活动,全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三是做实区巡整改工作。坚持把区委巡察整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聚焦反馈问题,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整改到位;健全和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机制,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加强干部的监督管理,做好风险防控,强化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2025年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推荐基层文化场馆参评江苏省2024年度“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鼓励基层文化场馆改造提升,打造数字化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活动供给。持续举办各类培训、社教和讲座活动200场,文艺演出150场,各类展览20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推进优秀文化精品创作。鼓励基层文化队伍围绕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件和主题进行创作,发掘优秀文艺作品。将优秀作品精细打磨,参加第十六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的角逐争取获奖。
(二)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继续对寺墩遗址进行系统性发掘。重点掌握寺墩周围古地貌、古河道及功能分布,做好发掘单位南京博物院的资金及后勤保障工作,推进考古工作站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进文物四普工作。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逐步开展实地调查,加强组织领导和部署安排,确保普查结果全面客观反映全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基本状况。推进文物修缮工作。有序推进逸仙中学旧址等文物修缮,尤其是革命文物,强化保护利用工作,打造天宁红色文化新名片,不断增强革命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力。持续做好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加强对非遗传承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做好非遗传承工作,扎实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和非遗日展演活动等宣传推介,多渠道开展对外交流展演展示活动,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开展区六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评审工作。
(三)进一步推进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继续办好大型赛事。举办第二届常州大运河半程马拉松(国家级赛事),大运河天宁段赛艇比赛(省级赛事)。持续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水上嘉年华、举办篮球、羽毛球、足球比赛、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广场舞、健身气功、智力运动会等赛事。持续推进科学健身。全面开展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再培训,充实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力量。打造“运动健康大讲堂”品牌,持续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实施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办好运动健康指导门诊,为更多群众开出“健康处方”。
(四)进一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做好项目跟踪服务。预排2025年省、市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计划,持续推进焦溪古镇、寺墩遗址等重点项目,协调推进532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投资计划。认真做好企业服务,积极为各文旅项目及文旅企业争取各级扶持资金,组织申报2025年省级和市级文旅产业资金及苏旅贷等,做好申报指导和政策解读,定期组织“一企一策”送政策进企业服务。做好旅游资源品牌创建。摸排辖区内合法合规开业、具备等级景观资源、愿意创建国家等级景区的单位,积极做好创建前的指导工作,指导东坡公园、紫荆公园申报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做好旅游线路打造推广。充分挖掘和融合全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运河文化、美丽乡村等资源,探索深度旅游产品开发,积极利用多种宣传手段进行文旅推介;结合首届常州乡村文旅运营规划设计邀请赛资源,邀请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全国知名乡村振兴方面的高校工作营和市规划设计院共同参与,推进天宁“舜山舜水片区规划”,加强天宁乡村文旅资源宣传的定位和核心。
(五)进一步强化文旅行业监督管理。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制定明确的审批标准和条件;梳理并优化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重复劳动;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严格依法开展营业性演出活动审批。做好安全生产相关工作。联合区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营业性演出场所开展双随机检查。加强文体旅安全生产监管。持续推进全区文体旅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结合各类专项整治工作,突出抓好重点时段、重大节假日和重点区域的安全监管,强化防范,确保文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