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文体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聚焦“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目标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强化规划布局、加速产业进程、深化改革创新、规范安全治理,持续提升文体旅发展动力和品牌影响力,文化体育和旅游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现将2024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聚力责任担当,强化思想政治保障。
一是以更大的力度抓好思想理论学习。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局领导班子会议、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推动工作落实落细。今年上半年,党支部共开展8次集中理论学习,2堂专题党课,有效发挥了领学带学促学作用。二是以更大力度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通过开展集中学习研讨、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化纪律规矩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真正做到明党纪、知敬畏、守底线。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认真贯彻“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不断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和重点对象的监督。三是以更大力度抓好组织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和阵地建设规范化,积极创新基层党建模式,探索基层党建与文体旅发展融合的新办法、新途径。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导向,根据“人岗相适”原则,科学配置人才资源,开展干部上挂下派,选派1名年轻干部赴乡镇担任“第一书记”,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四是以更大力度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管意识形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筑牢意识形态防护网。不断强化对公共文化场馆、网吧、旅游景区等文旅行业主阵地的管理。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通过有效的管理,统筹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执行力,形成文体旅行业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屏障。
(二)聚力产业升级,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
一是打造文旅新地标。舜山小镇于“五一”顺利开园,五一假期客流超10万人次;万象城文旅休闲街区于5月底正式开业,数十家常州首店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华火电竞打造的EST PARK数字运动潮流空间即将于6月21日正式运营,将成为天宁“数字运动”为主的一站式休闲娱乐新地标。二是打造重点文旅项目。2024年天宁区列入常州市“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共有四大类工程15个重点项目(工作),年度计划投资38.035亿元。东方侏罗纪旅游度假区和常州九洲淡水渔业产业融合示范工程入选2024年省重大项目名单。截至5月底,天宁区完成投资额21.90亿元,完成率59.19%,完成投资额全市第一。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源。对重点文旅企业和重点文旅项目加大帮扶支持力度,组织5家单位申报2024年度江苏省文化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资金(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类),组织4家单位申报2024年度常州市市级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组织青果巷、塔寺园申报银发经济发展典型案例;组织重点景区和文旅企业进行“苏旅贷”文旅企业库入库申报。
(三)聚力文化铸魂,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一是公共文化空间提质升级。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切实提高基层服务水平。4月,天宁区文化馆设立萃园分馆,开展大学生音乐会、戏剧演出等文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推动镇、街道文化站参加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完善评估材料,丰富现场文化布置,为后续的评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留灯书房共享空间、喜望里服务中心两个公共文化阵地入选江苏省2024年度“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名单;同济桥社区夕阳红文体协会、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焦溪古镇戏迷协会、常州市天宁区团结村风韵戏曲协会入选2024年度“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名单。郑陆镇焦溪图书馆入选全省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郑陆镇焦溪古镇焦溪粮庄养老院、焦溪查家美丽乡村、焦溪古镇三元桥东堍南少广场,焦溪古镇三河口网虹桥春申公园入选2024年省级“春季村晚”展示点名单,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拓展。二是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提供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总量,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春·潮”群众文化系列活动60余场次;组织“龙年迎新春 龙年贺新年”2024天宁区群众摄影等展览活动3场次,完成送戏下乡48场次,开展社教活动26场次,组织公益培训18个班次共计150课时。天宁区图书馆积极营造书香阅读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吸引读者走进区图书馆,上半年累计入馆超6万人次,借阅量超9万册次,开展公益活动超80场次,让读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生活。三是文化传承保护稳步推进。加强文物保护,积极推进逸仙中学旧址、前北岸明代楠木厅、焦溪古桥群等文物修缮工程,逸仙中学旧址修缮工程获国家文物资金175万元。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普查工作队伍,稳步推进普查工作。持续推进寺墩遗址、焦溪古镇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寺墩遗址成功入选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完成《寺墩遗址保护规划》报批,整合名士文物资源,申报省级文物主题路径。加强非遗项目保护,戈裕良叠石(山)技艺等6个项目入选江苏省第5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苏制旗袍等11个项目入选“非遗传承人新媒体平台”,上半年,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公益讲座、展览等活动近30场次,受众近4000人次。
(四)聚力全民健身,打造锦绣天宁运动之城。
一是办好重大体育赛事。圆满完成2024天宁半程马拉松赛事,发挥统筹指挥作用,建立赛事联络员沟通工作机制,制定赛事总体方案,组建11个办事机构,从宣传、食品、交通等多个方面协同配合,为赛事全方位保驾护航。4月21日上午,马拉松赛圆满完赛,办赛期间整体安全平稳,未出现重大负面舆情,本次赛事吸引了近万名运动员参赛,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文旅等经济效益约5000万元,促进了“文旅体商”深度融合,为打造活力天宁、健康天宁、幸福天宁注入强大动力。二是丰富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贴近百姓、参与性强的全民健身活动。上半年,举办了第八届老年人门球站点联赛、2024年江苏省老年人体育节启动仪式暨5.19全国大联动太极拳展示等群众体育活动。抓好全民健身社会指导员宣传培训,开展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培训20人次,营造我区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三是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结合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上半年,全面推进横塘河湿地体育公园建设,新建健身步道2公里、健身广场1个、网球场3片,新增环岛路公园健身步道7公里。持续推进健身路径更新和新建工作,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身边健身设施全覆盖,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五)聚力品牌塑造,全面激活文旅消费潜能。
一是开展天宁美食地图专题推介。围绕游客喜爱的火锅、川湘菜、早餐店、羊肉店等各种美食类型,不断挖掘区域特色美食文化,截至5月底,累计制作并通过“锦绣天宁”微信公众号发布18期图文和视频内容,累计点击量超过10万,多篇内容单篇点击量破万。二是举办天宁美食嘉年华。邀请区域内非遗美食、“名优特”食品小作坊、餐饮商会代表等近四十家单位参与天宁美食嘉年华活动,焦溪团子、梨膏糖、变蛋、腻头汤、常州大麻糕纷纷现场亮相,吸引了上万人现场品尝和购买。三是做好天宁文旅线上推广。邀请20位抖音、小红书达人对天宁老城厢、乡村吃住行线路进行体验和拍摄,探索以美食带动旅游、以旅游推广美食、以美食和旅游促进消费,运用美食元素将天宁旅游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努力将“餐旅融合”做出品牌,让“天宁味道”破屏出圈,擦亮天宁文旅品牌形象。
(六)聚力市场监管,护航文旅行业安全稳定。
一是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围绕“推进改革、提升效率”,积极探索创新审批服务机制,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截至5月底,完成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126家,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49家,攻坚任务完成率达83.44%,入驻全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106家,平台监管资金达279.89万元。严格营业性演出活动审批。今年以来,完成各类演出活动审批86件。二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研究制定《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和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天宁区文化体育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等工作方案,通过专项行动,深入排查文体旅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全面摸清并动态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底数,今年以来,共出动行政检查人员150余人(次),检查文体旅经营单位200余家次,发现一般安全生产隐患30余处,均已整改到位,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文体旅市场总体平稳有序运行。三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处理12345平台工单300余条、省工单2条,其中,设计健身房消费纠纷180余起、非学科类文化艺术和体育类培训机构纠纷100余起,娱乐场所10余起,文物、旅游30余起,满意率达98%以上,未发生重大舆情。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区文体旅局将全面对标对表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找准文体旅工作的结合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532”发展战略,着力推动文体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凝心聚力,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
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支部会议的第一议题。全面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基本组织制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丰富党建工作模式,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高标准推进模范机关建设。紧扣意识形态主旋律,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推进正风肃纪,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机关良好政治生态。
(二)突出重点,增强文旅核心竞争力。
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对寺墩遗址进行系统性的发掘,重点掌握寺墩周围古地貌、古河道及功能分布,做好发掘单位南京博物院的资金及后勤保障工作,推进考古工作站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确保考古工作站顺利开工。持续推进文物四普工作。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逐步开展实地调查,加强组织领导和部署安排,确保普查结果全面客观反映全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基本状况。丰富天宁旅游产品供给。策划天宁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及“龙城夜未央 越夜悦天宁”夜生活系列活动,继续推动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提档升级,强化活动宣传推广、引流消费。打造精品文化活动。抢抓“音乐经济”风口,持续开“春·潮”“夏·夜”“秋·韵”“冬·影”四大主题特色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擦亮“青春乐都”新名片。开展品牌体育赛事。举办“水运江苏”水上体育系列赛,开展2024天宁区掼蛋、足球、水陆挑战、篮球、台球等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文艺精品创作。继续打磨合唱、少儿广场舞等原创作品作品,参加第十六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的角逐争取获奖。
(三)加强监督,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严格依规开展审批,发放审核意见书。积极推进第四批“白名单”申报工作,引导文化艺术类、体育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实施预收费资金监管,取得审核意见书机构,及时缴纳风险保证金。严格依法开展营业性演出活动审批。做好安全生产相关工作。联合区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营业性演出场所开展双随机检查。加强文体旅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全区文体旅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结合防火门等专项整治,紧盯汛期、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确保文体旅市场的安全稳定。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