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24年是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区住建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践行“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气神,紧紧围绕“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等重点工作,抓实抓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推动住建事业取得新成绩。
一、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区住建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全体党员干部的党纪意识得到显著增强,为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一)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各党支部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党纪学习教育计划,明确了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通过制定学习计划,确保了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开展集中学习,深化理解认识。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纪律规定和相关文件精神,通过讲解、讨论、分享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党的纪律要求,增强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
(三)组织专题讨论,加强思想交流。针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专题讨论,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交流思想,深化对党的纪律规定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讨论,不仅解决了学习中的疑惑,也增进了党员干部之间的团结和协作。
(四)结合案例分析,提高警示效果。结合近年来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例,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剖析和反思,引导大家从案例中吸取教训,增强自我约束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案例分析的形式生动直观,具有较强的警示教育作用。
二、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特色亮点工作
1.启动城中村改造。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质,上半年,区住建局对全区城中村进行摸底调查,制定了城中村改造五年计划。其中,斜桥巷小区和红庙头地块已进场施工。潘家村片区完成入户调查,形成初步设计方案,武进不锈钢地块将于下半年启动征收工作。针对城中村改造项目资金需求大等特点,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1.46亿元。
2.推进既有住宅电梯加装。持续加大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力度,上半年竣工交付使用电梯28台、发放加梯项目补贴240万元,累计补贴金额全市最高。探索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场景应用,启动全市首批5台光伏电梯建设。率先采用“物业+专业维保”纳管模式,有效缓解加装电梯后续管理真空问题。
(二)牵头市对区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1.推进交通中轴建设。年度任务为青洋北路快速化项目完成方案可行性研究。目前项目可研已批复,计划启动设计招标,市级明确不进行排名。
2.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水平。主要工作为配合第三方单位对辖区范围燃气、供水、排水、道路、桥梁等众多基础设施监测及调研工作,目前已完成风险评估报告,后续配合市级做好相关工作。市级暂不排名。
3.住房保障水平。根据市考核要求,今年保障住房水平以保障性住房(配售型)覆盖率、城中村改造完成率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完成率三项目指标综合考评,目前三项工作正常推进中。市级暂不排名。
(三)其他重点工作
1.围绕“保稳定”,安全稳定工作取得新突破
(1)“保交楼”工作成效显著。始终将“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作为首要工作目标,针对问题楼盘制定“一盘一策”,强化部门协同,协助企业多渠道筹措资金,并加强资金闭环监管,全力推进“保交楼”工作,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隐患。上半年成交商品房27万平方米,发放预售许可证3张、现售备案证1张,批准商品房预销售面积5.8万平方米,推进1个延期项目实现交付,交付房屋96套,交付面积1.5万平方米。
(2)城镇燃气安全保障有效增强。燃气安全连着千家万户,小阀门连着大民生。有序压降餐饮、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中小学校等非居民场所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数量,首批18个“瓶改管”街区室外主管道工程已基本完成。截至目前共完成“气改电”400户、“瓶改管”47户,转用其他能源或转变业态96户。
(3)既有建筑(自建房)整治任务稳步推进。一是加快危房解危治理。根据省市自建房“回头看”通知要求,启动自建房“回头看”工作,重点对经营性自建房开展现场复查、资料复查,完成70%。稳步推进隐患建筑整治,完成新棠酒店等3处建筑整治工作,赵翼故居、外汽大楼等4处建筑力争年内整治到位。二是开展大跨度建筑隐患排查和既有建筑幕墙摸底调查及安全使用指导工作。完成全区32处大跨度建筑物和构筑物排查工作,未发现隐患。完成230处建筑幕墙摸底调查,建立清册并发放维护告知书,进一步压实建筑幕墙管理主体责任。三是规范装饰装修活动。受理住宅装饰装修方案结构安全审定206户,办结206户。收到各类装修举报135起,办结130起,核实处置违规拆改结构10起。
(4)施工安全监管责任有效压实。一是开展“动态式”专项治理,结合建筑工程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行动排查并督促整改完成事故隐患145个,签发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45份,停工整改单2份,对2个项目进行扣除信用分处理。二是强化“基础性”能力建设。加强预防高处坠落措施和“一带一帽”措施落实,完善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施工用电、起重机械管理模式,深入推进“智慧工地”建设。三是开展“实用型”安全培训。创新以建筑工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为载体,进一步延伸安全宣讲覆盖面;对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的项目开展集中安全培训和警示教育。四是开展“全过程”从严安全监管。开展执法检查、安全监督检查51项次。
(5)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提质增效。一是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诉求。针对房屋买卖、延期交付、物业服务、房屋质量等问题,加强与业主见面沟通,第一时间核查、处置,避免矛盾激化或风险上行;加强部门联动,共享信息、提前预警,提升应急处突能力。二是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会同区人社局通过约谈、调解等方式处理欠薪问题5起。三是有效化解处办各类信访事项。共答复处理各类渠道信访1013件,群众满意率95.07%。
2.围绕“促发展”,保障经济运行实施新举措
(1)保障房地产经济运行。面对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任务,综合运用优质优价等措施,服务优质房源上市,支持房地产企业开发高品质住宅。同时积极落实“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放宽限购”“卖旧买新”等政策,推动释放改善和刚需购房需求。
(2)推动建筑业产值稳步增长。进一步优化招投标举措,积极与市级部门对接基础设施招投标试点方案改革,合理支持区内建筑业企业发展,提升区内建筑业企业竞争力。
(3)服务项目建设开工见效。针对8个市、区重点拿地项目,坚持靠前服务,合力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在“拿地即开工”工作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路径,推行“竣工即投产”,服务重点项目、产业项目开工、验收、备案、投产。上半年,常州万象城、常州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等15个重点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常青小学、季子文化传承交流中心(北区)项目等10个项目获评常州市优质工程奖。
3.围绕“惠民生”,生态宜居建设实现新提升
(1)城市更新持续建设。一是持续开展市政道路建设。储东路建设完成,业丰路、横塘河北路等4条道路按计划建设中,黄河路拓宽、青洋高架北延等4条区域重点道路正在办理前期手续。二是加快落实公车候车亭提升改造工作。今年计划改造不锈钢公交候车亭22个,维修33个。目前已完成现场点位摸排,正在开展前期立项工作。三是不断加强电动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全年计划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口500个,上半年已建成北环新村电动汽车充电口38个,浦北新村大板房地块、金三角停车场、各既有住宅小区等项目共计361个充电口有序推进中,剩余101个正加快筹集。同时,督促73个专变小区物业企业向供电申请合表电价,落实新能源车的优惠政策。
(2)村镇建设成效显著。一是推动农房改善提升。完成农村住房条件改善100户,横沟村农房集中建设项目主体完工。二是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武城村牟家头特田建设目前已完成方案编制和施工招投标等前期手续。三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舜平路(朝阳路-舜河西路)全线竣工,提前124天正式通车。实施朝阳路、河横路农村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作,完成人民桥、石堰桥危桥整治维修。中心河路、舜河西路按计划施工,镇西桥和登攀桥拆除重建工作加快推进。
(3)物业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稳步推进全区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探索老旧小区改造后业主自治的管理模式,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审核流程,落实物业管理考核办法,强化物业管理全过程监管,切实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加强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力度,疏堵结合治理电动车上楼充电、飞线充电等隐患问题,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根据小区实际增设电动自行车停车点,制定停放规约,开展架空层违规停车整改。推广电梯梯控阻车系统,从源头上阻止居民电动自行车上楼停放充电。同时,根据《天宁区住宅小区畅通“生命通道”集中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做好排查工作,落实问题整改。
(4)住有所居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启动保障房申请核查工作。审核保障性住房新申请107户,智能化年审实物配租469户、租金补贴98户。对303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进行住房满意度调查,满意率98.3%。二是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2024年计划筹集和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800套,目前筹集到上药常药人才公寓、兰陵萃人才公寓等项目共计672套,建成404套。三是开展配售性保障房建设。按照上级部署,大力推进“三大工程”建设,上报两批次配售保障性住房618套,面积6.66万平方米。四是落实大学生新就业人才“双资助”政策。发放来常创业或就业人才购房补助77人次、186.5万元,发放新就业人才租房补助4766人次、124.69万元。全区住房保障受益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扩大。
4.围绕“强监管”,住建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1)规范交通行业管理。一是常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完成新一轮货物装载源头单位排查,调整公示重点货物装载源头单位3家。会同雕庄街道、交通执法三大队每月对源头单位进行联合检查,切实维护公路运输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落实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将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积极推进。上半年,组织210余人次对铁路沿线进行巡查74次。累计清理轻飘浮物30余处,清除偷倒建筑垃圾14处,拆除影响铁路安全运行的违章建设40余平方米,加固彩钢瓦5处共500余平方米。
(2)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严格把控扬尘治理关键环节。探索建立结对帮扶机制,确保工程“一头一尾”关键环节扬尘受控。今年以来,共约谈3个项目,督促整改32次,移交处罚1次。二是补齐裸地治理短板。对省二办通报的裸地问题迅速反应、扎实应对,强化执法和检查力度,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三是推进水环境提质增效。启动9.3平方公里4个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牵头河流水质溯源排查工作,完成招标公告发布;完成1.5公里污水管网铺设工作;完成郑陆污水处理厂二期提标改造工程设备安装工作,待调试后投入运行。
(3)深化小型建设工程监管。在苏服办APP上线小型建设工程备案和管理模块,简化办理流程。指导各板块做好小型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现场检查并落实整改闭环。上半年共有350个小型建设工程完成备案接受监管,有效消除了小型建设工程监管盲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行业发展放缓。本地建筑业企业实力不足,在本地守城难,外出承揽业务更难,本地企业普遍反映本地项目存在“大项目难中标、小项目难盈利”的情况。
(二)项目资金保障不足。项目融资方式单一,诸多项目不能及时启动。
(三)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全面落实到位。监理履职不到位、违章操作等问题依然存在。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保障经济发展,着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根据上级部门决策部署,落实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力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继续抓好拿地未开工地块的服务保障工作,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完善服务举措,全力以赴服务企业发展,推动产业项目、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合理支持区内建筑业企业发展,推动全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建设宜居韧性宜业环境
以推进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财政资金保障的前提下,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推动市政、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市更新、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等工作,促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完成焦溪古镇保护发展规划修编工作,建设武城村牟家头特色田园乡村,继续推进横沟片区农房集中建设项目,完成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300户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工作,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整体保护,推动活化利用、活态传承。
(三)坚持安全稳定发展,着力防范住建领域风险隐患
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防范化解住建领域风险隐患,努力交出发展和安全两张高分报表。坚决守牢建筑施工、燃气安全、既有房屋安全底线,压降餐饮等非居民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1250户,完成剩余4处隐患整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继续推动“保交楼”工作,稳妥处置房企风险,持续推动问题楼盘处置化解。高质量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工作,抓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抓好房地产领域、工程建设领域矛盾纠纷等问题排查化解,有效化解矛盾问题。
(四)坚持民生领域发展,着力持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诉求。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解决一件事”上升到“解决一类事”,以“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适应从解决“有房住”到解决“住好房”的要求,提升住宅工程居住品质。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持续提高物业服务质量。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持续方便群众办事。
(五)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着力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
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提升政治素质,锤炼能力本领,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严格廉洁自律,形成不折不扣、雷厉风行、真抓实干、敢作善为抓落实的良好局面。稳步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工作方向,切实通过党建引领,持续强化党员干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不断推动业务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坚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着眼推动党员干部敢担当、善作为,系统谋划、综合施策,牢固树立“以实干论英雄”的选人用人导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深入推进住建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大力弘扬“清、慎、勤”优良作风,涵养住建系统的良好政治生态,切实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推动住建领域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