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特色亮点工作
1.全市首个人力资源服务园区妇联组织在天宁成立。当前,江苏常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超90家,从业人员超360人,其中女性负责人20位,女性从业人数216人,占比60%以上。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促进行业交流、整合各方资源,团结和动员女性人力资源工作者为政府聚智、为企业聚力、为人才聚能,产业园于今年4月召开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组建园区妇联组织,推动“她”力量在“三新”领域凝聚成势。
2.全市首个新就业形态劳资矛盾一站式调解服务站在天宁建成。银河湾电脑城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天宁区在综合体内设立的第4家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该综合体内聚集了近2000家小微企业,企业数量在天宁楼宇中排第一方阵。委员会成立后,将定期组织开展调解仲裁活动,打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最后一公里”。
(二)其他重点工作
1.“就业富民”务实创新。一是更加注重岗位供给。为各类求职群体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高密度开展招聘活动40场次,进场企业1164家,发布就业岗位2.7万个,吸引求职者1万余人,达成就业意向4249人。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春风行动”期间赴陕西、四川等地送岗35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50人。联合凤凰青年人才公寓、申达人才公寓开展人才夜校活动2场次,累计发送66家次企业731个岗位招聘信息。二是更加注重政策引导。积极宣传就业见习政策,鼓励引导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建青年就业见习基地7家。宣传落实就业援助政策,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岗位推荐、社保补贴等兜底帮扶。用足用活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持续发挥政银力量,着力缓解创业者、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贷”动民营经济新发展。三是更加注重示范引领。着力提升现有创业基地孵化能力,进一步落实好以毕业5年内高校生创业者为主体的重点群体创业扶持政策,力争培育出更多市场活力强劲、经营模式优秀的高质量成长性企业。
2.“汇智利民”蹄疾步稳。一是持续探索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机制。筹备开展“天宁杯”职业技能大赛,为一线从业人员展示技能、切磋技艺、交流提升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二是持续夯实专技人才职业发展工作基础。扎实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受理专技人员职称初定网上申报和现场审批210人次。落实包括电子信息、数据经济等专业在内的新增数字经济专技人才122人,新增专技人才1258人。三是持续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水平。赴湖南长沙举办“龙城英才计划”推介会、“名校优才”校园招聘等活动,新引进国内外优秀博士人数3人,新增进站博士后人数2人。
3.“社保惠民”深入推进。一是推进社保参保扩面质效。结合2023年单位从业人数、报税人数和社保参保人数三项数据自行核查,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社保“应保尽保”全覆盖。贯彻落实工伤保险费率管理办法,做好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非全日制用工参加工伤保险以及费率核定工作。二是逐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2024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450元/月提高至490元/月。三是提升社保便民服务水平。整合政务服务大厅人社经办窗口,将社会保险、灵活就业相关业务窗口全部整合到区政务服务大厅。经过前期窗口调配、设备筹备、网络配置,现所有相关业务均可正常办理,从根本上解决了窗口进驻不全、事项授权不充分等老问题,真正做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4.“维权安民”举措扎实。一是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认真履行劳动保障监察职责,上半年受理投诉举报1045件,作出行政处理16件、行政处罚26件。对552家用人单位开展劳动用工书面审查,组织101家用人单位开展动态薪酬调查。为15家申报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开展专题培训,培育“月结月清”项目2个。二是扎实做好劳动争议工作。坚持快立、快审、快结的办案原则,积极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各类劳动仲裁案件703件,其中立案受理553件,不予受理150件。线上服务调解平台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89件,仲裁管理信息系统按期运行率100%。三是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活动,引导用人单位充分认识维护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重要意义,举办欠薪预防宣传培训6场次,累计发放劳动法律法规普法宣传用品3000余份,走访企业50余家,为辖区内300余家企业单位提供用工指导服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0余人次。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稳定就业局势。一是稳岗做大就业盘子。落实社保降费、稳岗返还等政策,更好推动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扩容。鼓励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多举措推广“零工+”服务。二是培训提高就业质量。高质量办好“天宁杯”职业技能大赛,推进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畅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三是帮困释放就业温度。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企业吸纳实施兜底安置。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优先提供就业信息、优先推荐职业培训、优先参加就业见习。
(二)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一是全力攻坚全民参保提质增效工作。坚持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扩面完成情况。对辖区内的重点单位采取精准扩面的形式,推动企业依法全员参保。二是继续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水平。通过定期业务培训考核,确保经办人员熟练掌握社保政策、业务流程。通过梳理和优化现有业务流程,实现业务流程电子化、自动化。
(三)着力加强人才建设。一是持续提升人才政策知晓率覆盖面。推动各类人才政策“非申即享”“直达快享”,为创新创业注入“金融活水”。推动人才公寓建设向运营高效、服务提升、品牌塑造转变,全面释放引才“第一站”磁吸效应。二是提升职称申报管理服务主动性。将青年人才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主动深入人才驿站、人才公寓。积极开展大师工作室、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和企业首席技师等申报服务,促进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成长壮大。三是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完成各人事考试公开招聘各环节的工作,促进我区人才队伍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助推劳动关系和谐。一是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在全区培育选树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其典型引路作用。通过开展“巡回仲裁庭”“仲裁进园区”等活动方式,助力基层调解组织能力提升。二是深化“不欠薪区”创建。结合夏季攻坚专项行动,对建筑工地、承包单位等开展专项走访摸排,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项目提前预警。做好2家申报省级优秀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5家申报市级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的指导和帮扶。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