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一、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天宁区科技局精心安排部署,按照要求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及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明确党纪学习教育目标要求、工作安排、方法步骤。将党纪学习教育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紧密结合,不断丰富学习形式,与雕庄街道联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培训会,邀请省委党校孙乐艳教授开展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讲座。开展“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常学党史 常习思想”党史学习教育等集中学习、观看教育警示片。引导党员干部明确行为准则、划出纪律“红线”,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二、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特色亮点工作
1. 院士团队深度合作。与2个院士团队开展技术对接(全市仅3家),分别是常药厂与上海交大邓子新院士团队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制项目、佳尔科药业与天津大学元英进院士团队“7—脱氢胆固醇”甾体类药物合成项目。此外,组织辖区内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组织申报常州市2024年“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10项。
2.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成立合成生物工作专班,先后赴上海、深圳、西安及金坛长荡湖研究所、创健医疗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动态。助力企业对接合成生物创新资源,常药厂、德恩特2个项目获全市合成生物学领域项目支持。做好百葵锐、百开盛、宝星生物等合成生物招商项目落地前期衔接工作。天宁经济开发区合成生物产业园、生命科技园、武澄二期合成生物园中园3个合成生物专题产业园区启动规划建设。
3. 创新人才取得突破。以引进掌握核心技术的省外博士为关键要素,经过2年多的布局招引,2024年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与质量实现“双突破”。完成9名HJ人才申报,申报第一批市领军型创新人才项目3人,拟立项2项(三米科思吴育晟、佳尔科药业安德鲁);摸排拟申报省双创人才5人(三米科思吴育晟和王亚德、佳尔科药业安德鲁、邦邦智能陈养彬、常州制药厂刘东宇),申报数量为近3年来之最。
(二)高质量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1. 研发相关指标。摸排研发支出和基础研究新增重点企业6家,为半年度考核做好准备。
2. 技术合同成交额登记。市对区考核目标为44亿元。目前,天宁区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登记26.41亿元,完成度60.02%,目标完成度排名第4。进一步做好重点项目挖掘,及时登记上报。
3. 高新技术企业。市对区考核目标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30家。目前共摸排2024年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68家,复审企业71家,新申报企业97家,目标完成度排名第3。预计全年申报180家左右,净增45家,高企总量达461家。
4. 新引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市对区考核目标为招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20家。目前已完成招引入库52家。逐一摸排有人员缴纳社保的新设立企业,精准匹配专利要素,完成市级系统备案。
5. 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人数。市对区考核目标为外国高端人才来华工作数量43个。截止4月底,我区外国高端人才存量37人,较去年底减少2人。
(三)其他重点工作
1. 抓好高新区创建。驰而不息推进高新区创建,每周召开高新区专班会议,每月召开现场督查会议,打造产业附加值高、人才集聚度高、知识密集度高、开放程度高的创新核心区。高企、发明专利总数三年实现翻番,省级以上双创载体、企业研发机构加快布局。赴省科技厅对接省级高新区创建工作,根据最新申报要求与省资源统筹中心对接开展高新区申报资料修订。
2. 推动载体建设。5G科创中心、西安交大长三角光电创新中心、亚玛顿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云制造先导中心科创综合体暨人才综合体等科创载体加快建设,1-5月完成投资3.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额82.29%。亚玛顿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价获优秀等次。认定43家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摸排12家企业拟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企业拟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企业列入2024年度常州市创新联合体培育建设名单(亚玛顿、创志科技、佳尔科药业)。
3. 打造创新生态。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围绕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我区资源要素条件、产业基础,立足合成生物、氢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赛道,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增量。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组织申报省国际合作项目2项、科学技术奖8项。申报省潜在独角兽企业5家(汉韦聚合物、浩万新能源、维发电子、辉途智能、诺德电子),预计申报省瞪羚企业20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研发投入增速趋缓。虽然该指标每年实现递增,但增速趋缓,长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研发投入缺乏百亿级的龙头企业支撑。
2. 创新意愿有待加强。辖区内企业主要以引进先进技术为主,在初创时期更多关注的是“活下来、走下去”,企业原创性自主创新能力偏弱。
3. 创业创新氛围不浓。孵化链条有待健全,科创载体孵化效率不高,高层次人才集聚度不足。金融链与创新链互通机制尚不顺畅,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还未建立。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1. 夯实科技指标硬实力。发挥高质量考核导向作用,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创新工作考核体系,全力推动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加强研发相关指标研究分析,破解研发经费投入不足难题;做细做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服务,帮助企业找问题、提差距、促提升,稳步提升申报企业通过率;深入挖掘可登记技术开发项目,提升登记效率和质量。
2. 激发主体发展新动能。全面落实《天宁区创新主体培育倍增行动计划(2022-2025年)》,合理规划企业发展路径,助力企业爆发式成长。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完善阶梯式培育机制,打造以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底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构建以“质”“速”为标准的企业成长发展体系,高质量完成2024年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净增年度目标任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帮助企业加快研发机构建设,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拓展市场份额,积极竞逐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及科技项目。
3. 增强创新发展驱动力。持续推进省级高新区创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实现科创资源融通共享。积极拓展招商渠道,支持通过创新平台、创业载体、双创大赛、科创基金、科创飞地等集聚创新主体,全力招引“三高一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链接长三角、大湾区高层次创新资源、人才资源,以省双创计划、市龙城英才计划为抓手,以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攻关为方向,加快壮大战略科技人才力量。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