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李汉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天宁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建设,加快构建科学系统的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实施“初心育宁”党建共育
推进“百千万”初心育宁星课堂党建品牌,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片区为共同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合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逐步形成具有天宁特色的“党建引领、宁静致远、协同创新”思政育人样态。打造“1+N”初心育宁星课堂主题教育阵地,通过实景化呈现、情景化演绎等方式,打造党建实境课堂。
2.实施“关爱润宁”心理爱护
全面贯彻落实“双减”工作部署,统筹指导规范全区中小学校办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中小学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等工作。依托社区资源,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阳光心育文化作品分享等。由学校、社区和医院等的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成员为学生提供服务与帮助,完善心理问题预防和监测机制,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做好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事实无人抚养、重残重病、家庭监护缺失或者监护不当等困境儿童的控辍保学工作,加强对困境儿童的关爱。严格执行省、市资助政策相关文件,按照国家资助标准对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帮扶。中小学校、社区(村)、儿童关爱之家、家长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网格员、儿童主任、妇联执委、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各类队伍的作用,及时掌握特殊困境儿童家庭情况、监护情况、成长发展现状、家庭教育需求等,形成常态化帮扶和服务机制。
3.实施“牵手慧宁”家庭教育指导
健全多部门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强化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进一步健全家校社联动机制,增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各级家长学校、社区学院开放家庭教育指导课程,通过推送线上课程和参与线下互动等方式,打造富有天宁特色的“父母学堂”。进一步组建家庭教育指导队伍,不断提升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学校与社区、妇联等部门联动,全面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思想状况,指导家长持续提升整体素质和家庭教育质量,为青少年创造更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建立健全区级校外教育辅导站,分梯次逐渐向乡镇 (街道)、社区(村)延伸,力争实现全覆盖。
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使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体系更加健全,构建成定位清晰、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心理关爱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更加专业、社会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更加浓厚的良好格局。
常州市天宁区教育局
2024年6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