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一、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一是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确保活动有序进行。同时,局机关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学习计划,使学习教育更加贴近党员工作生活实际。
二是加强带头学习。局领导班子作为表率,率先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精心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3次,努力将党纪国法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实质内化为行动指南。
三是丰富教育活动。深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纪律观念,组织开展了1次集中学习和1次现场教学活动。通过活动,确保全局党员深入学习党纪国法的相关规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特色亮点工作
1.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一是持续推进诊断服务。一方面,加大政策宣贯力度,加快诊断企业梳理和招标工作,确保需求企业“应知尽知、应诊尽诊”,全区“智改数转网联”诊断服务意向公告已于5月发布。另一方面,加强诊断后服务,组织有智能化改造需求的企业加快推进项目实施,组织亚芯半导体和鑫润丰东申报市级智能化技术改造投入补助奖补,预计奖励金额2335万元。二是加快培育试点示范。加快企业“上云用云”步伐,联合三大运营商开展规上工业企业上云辅导工作,目前已为39家企业开展辅导。全力支持伊顿电力开展“灯塔工厂”建设,组织黑牡丹纺织、浩万新能源、裕源灵泰等10家企业申报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旭荣针织、强力先端、钜苓铸造3家企业申报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申报企业数量均创历年之最。三是推进新基建。上半年来,企业应用5G技术初见成效,钜苓铸造5G+AGV、诺德电子5G+视觉检测应用效果良好。加快为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筑牢安全屏障,华利达、亚东、四药等企业完成网络安全漏洞整改处置16起。
2.多措并举培育企业。一是加快培育“专精特新”。组织开展优质中小企业入库培育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推荐16家企业申报国家级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209家企业被认定为2024年度江苏省创新型中小企业;45家企业获评2024年度常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第一批),并列全市第5位;34家企业成功获评2024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第一批),位列全市第6位。二是加强企业融资扶持。上半年召开“园区保”项目内部评审会2次,帮助6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4600万元。三是强化企业服务。继续开展重点企业走访联系,召开“智改数转网联”“专精特新”等项目申报培训会20余场,持续加强政策宣贯和解读。加快省、市产业高质量资金申报工作,积极摸排海外高端人才、省“333”工程人才资源,多方位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3.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一是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旭荣针织、亚东获评国家级能效领跑者,全市2家企业获评均在我区。组织伊顿电力、康进医疗2家企业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艾贝服装、远方动力、强力先端、先锋干燥4家企业创建省级绿色工厂;推荐天宁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绿色园区,组织亚东、黑牡丹纺织申报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今年来,已动员通用自来水、常药、强力先端、东方伊思达、亚玛顿5家企业开展能源审计,腾飞特材、艾贝2家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金陵干燥正在申报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企业。二是推动“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今年以来,我局加快推动印染、铸造行业集中整治,助推涂料集聚区建设,印染行业方面,黑牡丹、旭荣、亚东等8家企业通过保留提升点评审,数量超全市总数一半以上;阳湖东南、金日印染2家印染企业正在推进关停。铸造行业方面,麦迅特机械高端铸造项目推进有序,三圆缸套完成关停退出,塾村有色等企业关停工作正在推进,伟业油箱等4家铸造企业完成环保整治提升,另有17家铸造企业整治提升推进中。三是深刻践行安全发展。制定全区工信条线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上半年累计检查船舶企业6家次,排查一般隐患问题9项,目前全部整改到位。持续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会同消防救援部门累计检查重点领域企业8家,发现问题隐患17条,均已整改完成。
(二)牵头市对区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
1-6月,全区577家规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产值400亿元,同比增长1%,位列全市第7;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位列全市第7;预计完成工业投资18.26亿元,同比增长9.87%,位列全市第6。
(2)高质量考核指标
1.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推进度:1-6月,黑牡丹纺织、浩万新能源、裕源灵泰等10家企业申报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旭荣针织、强力先端、钜苓铸造3家企业申报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诺德电子、艾贝服饰等4家企业正在筹备申报省级五星上云企业。
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化石能源消耗:一季度全区完成单位GDP能耗0.146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增长3.67%。
3. “1028”产业体系产业产值:1-4月,全区68家新能源领域规上工业企业共计完成产值54.4亿元,同比降低8%,预计1-6月完成产值85亿元,同比降低6.0%。实现“1028”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工业产值271亿元,同比增长1%;预计1-6月完成产值406.5亿元,同比增长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要经济指标上还需精准发力。一是上半年来,规上工业产值保持负增长,主要原因是区内企业受经济下行和国际形势影响较大,普遍需求减弱、订单减少,但目前回暖态势较好,由1-2月的同比下降4.5%转为1-5月的同比下降0.4%。二是全区工业投资动能也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企业扩大投资意愿不强,1-6月全区预计新增技改备案7个,在去年基数较低的情况下继续下降36%;部分新建重点项目进度也落后序时要求,隆利医疗高端美容医疗、仲朝光伏承载器2个项目原计划一季度开工,目前均预计三季度才能开工。
2. “智改数转网联”工作还需持续发力。一方面,企业开展“智改数转网联”积极性不高,一部分中小企业受制于资金、外部环境、行业特点等方面的制约,“不愿转、不敢转”态度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企业需求和服务商资源匹配度不高,本地服务商的产品在制造业企业中实际应用少,订单金额小,竞争力不强,缺乏一批直接推广、展示的示范企业和典型应用场景,示范典型树立不够。
三、2024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局将进一步围绕年度任务目标,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目标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工业投资增长10%。
(一)聚焦规模发展,深挖产业发展潜能
一是强化运行监测。及时掌握工业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苗头,对照每月分解任务目标,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确保全年新增亿元以上企业8家、规上工业企业40家,进一步强化工业经济支撑作用。二是稳定工业投资。积极帮助省重大、市“532”、区重点项目协调要素保障,做到工业项目精准服务、精细管理,加大各级扶持政策的宣贯和落实,提振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信心,切实做好工业项目储备。三是发力先进制造业集群。继续竞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三大赛道,持续跟踪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1028”产业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确保全年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180亿元,“1028”十大产业集群总产值超720亿元。
(二)聚焦“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数字赋能发展
一是加快免费诊断。继续遴选优秀服务商为企业开展免费诊断,支持企业在生产设施、生产服务等环节进行更深入的智能化技术改造,力争全年新增智能化改造企业100家。二是打造标杆示范。积极创建各类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助力华利达创建国家级智能工厂,培育市级智能工厂5家、智能车间20家。三是推动企业上云用云。加快企业在管理、生产、营销等环节上云步伐,全年目标新增星级上云企业100家,其中五星级3家,规上工业企业星级上云覆盖率达40%。四是提升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探索开展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试点,全年培育省级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6家,为工业经济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三)聚焦创新争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一是加快专精特新发展。营造良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生态,针对高成长性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在核心指标上具有共通性的特点,支持企业提前谋划申报高企、企业技术中心等,实现融通发展。建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组织开展“对标找差补短板”等活动,有重点有聚焦地打造一批专精特新标杆,争取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超35家。二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对接企业,了解“卡脖子”环节,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高水平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全年目标培育企业技术中心6家、首台(套)重大装备5家。三是深化服务型制造发展。引导企业拓宽研发设计、信息增值、供应链管理等市场,完善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全年目标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工业设计中心各5家。
(四)聚焦提质增效,筑牢绿色安全化基石
一是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强化能耗强度目标责任评价,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用能单位、重大项目的能耗变动形势,严控高耗能项目准入,确保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重点培育一批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扎实开展节能监察,全年目标新增各级绿色工厂10家。二是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稳步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围绕“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全年目标关停淘汰印染企业2家、整治提升5家;关停淘汰铸造企业3家、整治提升21家。三是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重点指导工业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切实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
(五)聚焦优质服务,常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
一是加大走访调研。继续开展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规下企业走访,尤其对星级工业企业、新增长点企业、新入规企业等开展系统调研,把脉企业发展,协调解决难题。做好获批资金项目的协调服务和跟踪管理,确保奖励资金及时到位,充分发挥应有效益。二是完善服务体系。瞄准“智改数转网联”、专精特新等企业关心的热点领域,线下通过实地走访、座谈培训等方式,加强政策解读和项目申报指导;线上用好用足“天宁政企通”微信公众平台,切实强化政策供给。三是提升服务质效。组织开展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智改数转网联”“专精特新”专题培训、“工信讲坛”系列讲座等活动,加大高层次海外人才、“333”工程人才的挖掘力度,不断为企业输送创新活力。
(六)聚焦党建引领,充分凝聚红色奋进力量
一是善始善终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持续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保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建立健全一系列行得通、做得实、长期管用的制度机制,确保常态长效。二是一丝不苟筑牢党建基石。加强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稳步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和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入排查廉政风险隐患,健全制度堵塞漏洞。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节点,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三是选育管用锻造干部队伍。建好建强干部队伍,重点推进年轻党员干部教育发展,强化产业链党建聚力促发展的作用,为天宁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打造红色引擎。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