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一、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党纪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实际,系统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一是锚定目标,多管齐下,统筹推进“一盘棋”。根据实际分类定制学习方式,保障学习教育质量,把《条例》学习纳入到理论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将新增修改内容作为学习重点,原汁原味解读释义,先后组织3个支部开展了专题学习11次,专题活动3次,书记上党课2次,中心组专题讨论3次,调研6次,形成调研材料3篇。二是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精准推进“亮特色”。把学习贯彻新修订《条例》与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和全区城管系统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与区纪委派驻组党支部联动,邀请纪委干部作专题授课,定期组织党风、作风会议,对近年来全区城管条线发生的违纪案例进行通报,结合城管行业“党建联盟”共建活动以及“学习日”活动等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涵养清风正气。三是警钟长鸣,学深用活,长效推进“有后续”。把学习贯彻《条例》融入日常、抓在日常,对党员干部开展日常廉政谈心谈话,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谈话提醒,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聚焦日常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及时总结经验、深化成果运用,形成长效机制,新出台、修订和完善制度共15项,努力实现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的升级。
二、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特色亮点工作
1. “生态绿城+美丽街区”同频共振,持续打造“品质空间”。一是“口袋公园”营造“乐享”空间。2024年1月,景仁公园“小口袋”兜起居民“大幸福”获评2023年度常州市民生实事项目优秀典型案例(百姓口碑奖),今年继续新建4处口袋公园,其中儿童医院东侧口袋公园入选江苏省“乐享园林”活力空间,该项目是2024年度江苏省政府民生实事之一。目前,朝阳菜场、桃花院子口袋公园6月底前基本完工,保利天珺口袋公园6月份开工;儿童医院口袋公园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下一步将围绕“儿童友好”主题,设置特色游乐空间,打造一处全年龄段儿童皆适用的自然教育实践基地。二是花样道路惊艳“上线”。新堂路成为天宁“新晋”网红月季大道,劳动路(凤凰路-青洋路)和横墩路(凤凰路-奚杨路)两条道路以杜鹃花为主题,在杜鹃盛花期成为天宁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公园花事润泽生活。继续举办凤凰公园杜鹃花展、蔷薇公园蔷薇花展、翠竹公园萱草花文化节等园事花事活动,提升市民游客游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依托常州市全民义务植树展览馆、市民园艺中心等阵地平台,开展义务植树、园艺讲座、盆景制作等活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园艺服务“零距离”,让园艺更好地润泽市民生活。四是美丽街区提档升级。新增青果巷片区、新儿童医院片区等2个美丽街区,其中片区将整合历史人文景观扩展街区的玩赏范围及影响力,新儿童医院片区将围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理念,从“一米角度”持续优化孩子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目前方案均在细化中。
2. “执法+普法”同步推进,持续深化“部门协作”。一是跨地协同治理。一方面强化与经开区、江阴市的两市三地城市管理联动机制,重点针对城郊接合部、闲置地块、多发点位等区域,多措并举,破解固体废物跨市跨区非法倾倒的管理执法难题,目前已排查发现固废非法倾倒点位5处,对随意倾倒建筑垃圾违法行为立案19起,对随意倾倒生活垃圾违法行为立案3起。二是统筹部门协作。强化加强与公安、住建、资规、市监、环保、消防、社区、物业等联动,开展城管领域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畅通“生命通道”集中攻坚、渣土运输、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校园周边环境、夜市容“零点行动”等专项行动,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市容环境。三是推进“普法”教育。根据“谁执法谁普法”的相关要求,广泛开展城管三进活动,联动常中、一中、田家炳等学校开展“党盟共建走进校园”活动月,受到师生广泛欢迎;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城管普法进公园,以认绿植、做盆栽等活动推进城市管理法制宣传,寓教于乐,融学于趣,营造城市管理执法新氛围。
3. “治理+智理”同向探索,持续拓展“天宁智理”。一是用好“第三方”。加大对“天宁智理”科学分析研判力度,完善“天宁智理”考核规则,全面压实第三方管理责任。二是管好“自己人”。研发适合需求的“纳米网格”系统,全面摸排网格内的城市管理要素,并将要素与责任人进行关联,确保责任到人,确保对重点区域、死角死面全覆盖巡查,实现队伍智慧化管理。三是服务“身边人”。2024年在总结“路见平台”的基础上,改进意见收集反馈机制,天宁街道“天宁智理e起来”小程序于3月26日正式上线,其中“有事拍一拍”同步开放,进一步畅通居民服务渠道,全面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和诉求,通过精细化的服务提高公众满意率与获得感,为居民参与街道治理提供新路径。四是优化“智慧探头”布局。对已建点位协同管理,统筹协调36处点位的迁移及修复整改,同时,对全区范围内市容管理的重难点区域进行梳理,通过现场实地踏勘,听取街道诉求等方式确定今年全区新建市容示范点18个,其中涉及信息化示范路16条,菜场2个,目前已完成初步点位勘测。
(二)牵头市对区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以及在全市的排位预计情况
年度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情况,一季度全市排名第二,二季度全市排名未出。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出台《天宁区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工作的意见》,及时细化调整区级考核方案,将文明城市建设与城市长效管理红黑榜问题相融合,严格执行季度考核计划,将现场考评和专项督查问题纳入区级日常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加大督查力度。落实领导定期督查和蹲点联系制度,出台2024年度重点整治薄弱点位清单,针对重难点问题开展提升行动,上半年累计开展城市长效管理督查13次,12345热线案件受理3815件,考评发现并督促镇(街道)整改问题11186个,目前已全部办结。三是开展业务培训。上半年共开展业务培训7次,引导一线队员在城市管理中注重抓早抓小,区分动态问题和静态问题,对店外经营、流动摊贩、非机动车乱停放等需要执法手段保障的管理问题,要坚持抓早,防止破窗效应。
垃圾分类工作成效。以“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创建”为主抓手,推进城乡垃圾分类治理。5月,出台《2024年天宁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天宁区首个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制创新试点在新天地花苑小区于4月10日正式实施,成效明显,实际居住户数近800户,参与垃圾分类户数已超500户,运行一个多月来,小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达15%左右。以“党建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为主旋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加强“阳光城管”党建品牌和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共建合力,有效利用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和社区垃圾分类宣教室等平台,常态开展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跟着垃圾去旅游”等活动。以2024常州大运河半程马拉松比赛和“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开展“垃圾分类促新风 低碳生活新时尚”“垃圾分类微课堂”“分类快闪秀”等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活动,共创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以“目标问题”为主导向,完善体制机制。建立领导蹲点联系板块制度,认真分析、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加强达标小区长效管理。加强执法保障力度,落实固废偷倒每日巡查每周抽查制度,今年以来累计抽查工业企业224家次,对随意倾倒生活垃圾违法行为立案3起,对擅自倾倒建筑垃圾违法行为立案16起。考核提标扩面,将“四分类”达标小区全部纳入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体系。以完善垃圾分类体系为主引擎,持续提升垃圾分类实效。餐厨废弃物收运单位和个体达805家,目前已累计将35个垃圾分类小区纳入厨余(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新增厨余垃圾专用收集桶102个,厨余垃圾专用收集车1辆。成功构建省垃圾分类治理创新重点项目天宁区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实行回收点—中转站—分拣中心闭环信息化管理。现已累计设置小区智能可回收物回收箱605台,注册用户超30万人,日均回收分拣量达60—80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成效明显。
综上,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预计在全市排第一等次。
(三)其他重点工作
1. 持续优化城市“边角料”。一方面开展停车管理工作。上半年完成紫云府停车场、金三角停车场、先导中心停车场建设,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300余个;持续推进停车场共享工作,新增开放青龙供电所停车场一处,涉及停车泊位30个;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配合街道,将北环大板房区域改造的停车场做特色化打造,除了新建400个机动车停车位以外,还结合市政府新能源城市理念,在停车场建设光储充放一体化充电站,安装38个充电桩,满足老小区居民新能源车辆充电需求; 根据市停车办要求,对全区范围内停车场和停车场泊位进行排查摸底,统计存量停车场所630处,存量停车泊位18万余个。另一方面开展新一轮的便民服务车更新工作,为重点区域的便民服务车经营户更新便民服务车6辆,优化“角落民生”,将美丽街区提升工作细化到点。
2. 持续推进城市公厕建设。根据常城管〔2024〕8号《关于落实城市公厕“优布局、补短板、促提升”行动2024年工作任务及2024年度常州市民生实事城市公厕项目的实施意见》和常天政办〔2024〕6号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天宁区城市公厕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持续推进城市公厕建设,市级下达天宁区2024年新建6座、改造15座的民生实事目标任务,目前已开工7座,其中完工6座;天宁区在此基础上自加压力,增加新改扩建12座城市公厕,目前已开工6座,其中完工6座。同时积极创建品牌旅游公厕,提升公厕功能形象,上半年顺利完成小营前便捷驿站等6座申报国家旅游公厕的专家组复审工作。
3. 试点推进“城市大管家”模式。积极开展深入全面调研,探索借鉴兄弟城区成熟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方案和模式,5月下旬,区城管局会同天宁城发集团编制完成天宁区“城市大管家”改革实施方案初稿。6月中旬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垃圾分类处于“爬坡过坎”,阻力大。一是全面推进小区“三定一撤”难。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的垃圾分类房等设施建设选址难、遇到居民阻力大。二是市民垃圾“四分类”意愿普遍不高。2017年至2020年,实施城市住宅小区垃圾“三分类”,2021年以来全面推行小区垃圾“四分类”和“三定一撤”模式,居民普遍反映存在很大的“不方便、麻烦和负担”。三是齐抓共管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单位在垃圾分类要素保障上还不够到位,垃圾分类执法工作不易开展。
(二)城区环卫基础设施现状存在短板。天宁区现有10座垃圾转运站,存在布局不合理、部分站点转运负荷重、功能不完善和邻避效应等难点问题,其中五角场、浦南新村两座垃圾转运站邻近住宅小区或小学,信访投诉问题尤为突出,但2023年迁建项目在公示期间都遇到新选址周边市民群众的强烈反对,暂缓建设。天宁区现每天转运生活垃圾约720吨,需送至溧阳、金坛、新北光大和遥观等地,运输成本大幅增加,工人工作时间较长,安全生产隐患等不确定因素较多,垃圾应急调度工作压力大。
(三)小区非机动车停放存在困境。今年以来,在相关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后,消防部门对辖区各住宅小区室内(含架空层)停放非机动车的相关情况责令整改,由于大部分小区尤其老小区并无室外非机动车停放规划,目前各属地板块牵头,由物业设置安装室外非机动车停车棚和充电设施。但在实施过程中多数小区由于场地有限,室外车棚建设需要占用小区绿地而未能办理合法手续,这又与城市管理关于绿化和规划相关规定产生冲突。近期以来,城管部门已经接到较多群众举报,反映物业搭建车棚占用绿化和违法建设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城管部门必须依法予以查处。目前形成了消防工作要求、住宅小区客观条件不足、城市管理部门须依法履职的矛盾困境。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劲头不松、力度不减的标准,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常态化抓好警示教育、家风教育、纪律教育,引导全区城管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树牢“四个注重选拔、四个坚决不用”的鲜明导向,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健全“选育管用督”全链条培养体系,完善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断增强全区城管系统助力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充分释放“三项机制”的穿透力、“综合考核”的牵引力,精准落实能上能下、容错纠错、澄清正名,通过激励和约束双向发力,激发全区城管队员干事创业,勇挑重担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深化整改成果运用,扎实做好区委巡察“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化细化全面从严治党,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层层压实,打造一支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服务民生问题的基层队伍。
(二)持续完善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对建筑垃圾“产、运、消”的全环节全链条监管。根据《常州市建筑垃圾(工程、拆除、装修垃圾)管理规范》,填补既往对于装修垃圾等来源零散、单次产生量较少的建筑垃圾监管的空白,在郑陆镇探索固体废物智能监管,对进入镇域的渣土运输车辆实现运输路径、消纳行为的全过程追踪。进一步完善环卫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创建、行政村提标改造和分类房(屋)、城市公厕等项目建设。对照目标任务,倒排时间进度,加快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进度。持续推进厨余(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提标扩面增效。进一步完善“智慧城管”体系建设。推进“天宁智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评价体系,全面压实第三方管理责任。重点推广“纳米网格”系统,通过不断优化简化操作流程,更加贴合实际工作需求,力求用最精简的流程实现队员履职“可视化”,评价科学化和效能最大化,将纳米网格与天宁智理绑定关联,形成叠加效应,搭建集管理、服务、效能三位一体的智理体系。推进本年度市容示范点位建设,于11月底前,督促各相关单位完成点位建设及调试工作,持续关注已建探头的运行,保障长效管理考核加分。
(三)持续紧盯群众身边小事。不断深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工作理念,进一步研究商户外摆和特色市集,以“特色点+疏导点”相结合,“新媒体+网红牌”两步走的方式,充分利用场地,集合“疏”“引”“规”,打造城市“烟火气”,结合即将出台的《常州市规范摆摊设点经营活动管理实施方案》,规范摆摊设点规范经营,服务小微经济。进一步发掘可开发的停车资源,开展道板普查等,盘活“边角料”建设便民停车场,不断放大我市停车收费管理政策便民惠民效应,提升停车管理和停车场运营监管,确保停车服务质效。进一步延升绿色福利,不断提高绿化管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实施城市公园绿地、口袋公园提质改造工程,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生态优美、宜居宜游的开放式城市绿色空间。进一步开展“法治体检”,为基层综合执法把脉问诊。对执法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结合执法工作实际及城市长效管理新要求,推动未有处罚事项的“零案突破”,唤醒部分“睡眠”事项。坚持“执法力量迎着问题走”的工作理念,向占道经营、夜间施工、违法建设、破坏绿化等高频难点问题“亮剑”,逐步解决城市治理顽疾。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