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今年以来,区统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聚焦“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板块”发展目标,不断强化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监督职能,在深化统计服务、预警监测、创新推动上下功夫,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统计保障。
一、主题教育开展情况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召开党组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局主题教育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细化责任分工,强化统筹推进。二是加强理论学习。制订学习计划,组织党员通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内容,讲好专题党课,组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大讨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共组织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4次,支部集中学习9次。三是加强调查研究。坚持把主题教育与重点工作相结合,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板块和重点企业调研20余次,深入了解五经普开展情况和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形势,研究解决矛盾困难。四是加强检视整改。将问题检视整改贯穿于主题教育始终,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8条,逐一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
二、2023年工作总结
(一)特色亮点工作
1.有序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区统计局将把“五经普”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来抓,集全局之力扎实推进“五经普”各阶段工作任务。经“地毯式”清查,共采集单位37281家,数量全市第3,比四经普增长36.2%;共采集个体经营户54625户,比四经普增长36.1%。一是组建普查机构。密切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抓好普查机构、人员、经费、物资、办公地点的“五落实”。6月21日,区政府批复文件,成立由区级28个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6月28日,组建了五经普领导小组办公室。6月29日,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期间基层工作力量的通知》,要求各板块加强普查力量配备。二是开展区级综合试点。自6月开始,在兰陵街道开展区级五经普综合试点工作。试点对象为九洲新世界社区和荡南村委。通过试点,测试了普查业务流程,培养基层普查业务骨干,对试点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正式普查工作提前锻炼队伍。三是开展两员选调及培训工作。全区共划分普查小区519个、标绘建筑物11006个,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860名,精心组织8场“两员”清查业务培训。四是全方位开展五经普宣传。8月8日,召开全区五经普宣传工作会议,发动各行业主管部门针对市场主体开展宣传,拍摄宣传视频短片,发送告知短信14万条,推送微信朋友圈点击量15万次,发放宣传折页3500份。9月20日,在区政务服务中心以“经济大普查,数说新时代”为主题开展了第十四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着力提高调查对象对经济普查的知晓率和配合度。
2.全市首家“住户之家”正式启用。为进一步加强与住户调查记账户的沟通交流,搭建党建与住户调查业务融合平台。9月19日,区统计局(区综合抽样调查队)联合茶山街道在华润国际社区以“‘记’录美好生活 ‘账’量多彩民生”为主题,举办常州市首个“住户之家”揭牌仪式。“住户之家”揭牌启用为记账户定期开展记账经验交流提供平台,也是充分了解社情民意重要渠道。
3.推进“三新”统计监测制度方法改革。围绕“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奋斗目标,依据国家统计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标准,立足于当前规模以上企业年定报调查结果,开展“三新”经济统计方法研究,对全区规模以上“三新”经济总量及增加值进行测算,为全区“三新”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及决策依据。强化对现行调查制度未覆盖的“四下”企业的调查指标和调查方法的学习研究,在“五经普”工作中,同步部署“三新”经济统计监测,开展“三新”经济法人企业摸排归类及规下“三新”企业的数据试算。
(二)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2.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规上工业总产值802.1亿元,同比下降1.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1亿元,同比增长0.6%;规上服务业实现营收194.2亿元,同比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763.7元,同比增长4.7%。
(三)其他重点工作
1.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是坚持政治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全局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统计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在天宁统计系统落实落细落地。二是强化理论学习。制定了《2023年党建工作要点》和《2023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各类学习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年共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7次,支部集中学习12次。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及时传达学习各级纪委典型案例通报。5月19日,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观监察文化馆,开展廉政警示的现场教学。5月24日召开全局作风建设推进会,及时贯彻全区机关作风建设大会精神,观看警示教育片,认真检视当前作风建设存在的短板不足,全面兴起改进工作作风的自我革命。
2.高效发挥统计监测预警职能。积极发挥统计部门参谋助手作用,加强监测预警力度,体现智库担当。一是聚焦形势做好分析研判。每月、每季度定期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及时了解掌握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趋势、新问题、新难点,加强分析研判的前瞻性、预见性,为区委、区政府部署经济工作提供有力参考。二是聚焦堵点开展基层调研。制订《关于在全局大兴调查研究的行动方案》,确定重点课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分析和工作建议。全年共撰写统计分析39篇,其中省网录用3篇,市网录用32篇;统计专报9篇,其中3次被区主要领导批示;调研信息20篇,其中省级录用2篇,市级录用9篇。发布2022年天宁区统计公报,完成2023年度《统计年鉴》编制,不断优化统计服务。
3.聚力提升依法治统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履行统计法治建设责任,提升依法治统能力。一是落实统计督察整改工作。对照省统计督察反馈意见,结合天宁统计实际,制订印发《天宁区统计局贯彻落实江苏省统计局2022年第1统计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推动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全区统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和违法案件查处情况。二是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3月22日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了上级专项治理行动有关精神。3月29日召开全区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动员部署会;3月31日印发《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4月20日召开专项治理行动推进会,各板块分管领导、统计负责人参加,再次传达学习了中央四个文件和上级有关要求,对专项治理行动进行再部署。三是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配合市统计局对茶山街道、天宁街道开展统计“双随机”执法检查。根据区统计执法监督检查计划,年内共检查单位54家,未发现重大恶性统计违法行为。加大各专业数据核查力度,重点对总量较大、波动异常、新增或变动的调查对象进行重点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4.持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区统计局始终把统计基层基础作为事关统计事业长远发展的大计来抓,坚持多点发力,持续用力,切实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一是加强业务培训。5月份,对高新区、开发区、城区板块,分三个场次开展服务业发展业务培训,重点讲解服务业概念、入库要求、发展形势等内容。针对四上单位增加值支撑不足的短板,6月份对各板块统计工作人员及近300家重点企业开展了增加值业务培训;9月底和10月初两次邀请市局核算处开展增加值业务培训,人员覆盖各板块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和基层全体统计工作人员。二是落实局领导挂钩联系基层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了解五经普工作推进情况、基层统计力量配备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指导。三是推进“四上”企业新增入库。加大对各板块四上新增的业务指导,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督促申报入库。全年共新增各类“四上”企业273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统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一是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全市排位靠后。全区贸易、服务业等指标持续低迷,项目投资支撑不足,推动全区经济企稳向好需继续加力奋进。二是五经普清查工作质量需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部分村、社区对清查工作认识不够到位,距离查准查全的要求还有差距,需持续加大查疑补漏力度。三是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对基层统计人员业务培训效果还需加强,尤其是新入统企业统计人员,对统计业务掌握不够精准。
三、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我局将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对标对表省、市目标要求,切实做好各项统计工作,以更加精准优质的统计服务、更加全面真实的统计数据,为天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统计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入户登记。按照普查方案和实施细则,组织对所属辖区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抽样个体经营户进行普查登记。组织对区级机关、事业单位进行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填报录入,着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登记工作效率。加强对各板块普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质量控制和检查督促,确保普查登记各环节工作任务高标准完成。
2.精准做好经济统计监测。抓好常规统计调查,以应统尽统为目标,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协调性和匹配性,创新思路和方法,强化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加强与企业和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精准分析研判经济发展“形”与“势”,加强对地区生产总值、高质量考核等重点指标的预测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3.持续提升统计服务质效。立足统计工作主责主业,解放思想、脚踏实地,进一步提升工作标准,围绕重点工作,强化精准服务,不断提升统计服务基层、服务决策能力。根据基层需求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基层统计人员业务能力。精准把握我区经济运行新特点,从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质量效益等方面深入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开展专题性分析研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成果。
4.扎实推进统计法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精神,严格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和执行国家统计政令,加大“双随机”执法检查,及时发现统计造假问题线索,严肃查处统计违纪违法问题,不断强化依法治统,做到抓在日常、严在平常、做到经常。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