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 内容
12月15-16日,天宁召开2023年领导干部研讨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要求,全面落实省、市各项部署,结合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成果,对天宁长远发展、明年工作思路进行研讨与交流,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干劲,切实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天宁担当。
区委书记许小波在讲话中指出,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今年全区上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埋头苦干、拼搏实干,打基础、化风险、创品牌、增信心,各项工作稳中有进,为全市决胜“万亿之城”作出天宁应有贡献。
对于明年工作方向,许小波强调,天宁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围绕“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的发展定位,积极践行“小区要有大作为”的理念,知重负重、敢为善为。
要巩固优势,建立胜势。重点放大天宁都市经济、城乡融合、文化底蕴、民生品牌“四类优势”,多做有品质、有质量的事,追求“最好”“最优”,形成更多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立得住的品牌,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要聚焦短板,发力攻坚。努力提升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企业创新、园区贡献“四种水平”,认清差距不足,破解发展瓶颈,加快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立足全市,多做贡献。发展目标要“务实进取”,方法策略要“立足改革”,资金使用要“提高效益”, 拿出超常规的硬核举措,扬长补短、勇争一流,争取天宁在全市的应有位次。
许小波强调,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各项工作的总要求、总目标、总蓝图,把已经取得的成绩作为新的起跑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切实担起“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责任,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天宁答卷的过硬成果。
要坚定不移实施好“产业强区”一号战略。进一步壮大三新经济、三大赛道集群,焕新升级传统产业,布局未来产业、转化科创成果、繁荣都市经济,举全区之力打造产业强区,形成难以复制、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要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两个关键。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集中精力抓项目、优环境,奋力跑出天宁高质量跨越发展加速度。
要坚定不移谋求城市更新、园区焕新、乡村振兴三个突破。围绕城市更新,做好“拆、改、建、管”文章;围绕园区焕新,统一思想、加快进度、提升贡献;围绕乡村振兴,一体推进农业发展、基础提升和强村富民。
要坚定不移守好守牢安全、环保、民生、稳定四条底线。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切实营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坚定不移大兴学习、调研、实干、改革、廉洁五种风气。着眼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使命任务,把领导班子选优配强、干部队伍管好用好,加快打造一支特别讲政治、特别有闯劲、特别重实干、特别善创造、特别守规矩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区长张凯奇指出,2024年是常州冲刺“万亿之城”后再出发的第一年。作为主城区,天宁必须增强信心、认清大势、保持定力,抓好正在做的事、必须做的事和可以做的事,在激烈竞争中找到发展的最优路径。
张凯奇强调,要统筹好“量级”和“能级”。天宁要在全市万亿的背景下,全力冲刺千亿量级,以此提升区域的竞争力、辐射力、承载力和吸引力,做好产业、创新、人才“三篇文章”,形成产业高原,树立企业高峰;提高经济密度,提升创新浓度;加快集聚人口,引育更多人才。
要统筹好“内生”和“外引”。 自觉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提升“营商环境”舒适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作圈,吸引更多发展资源落户天宁,开拓区域发展的广阔天地。
要统筹好“获得感”和“品牌力”。全力以赴做优长板、放大优势,塑造在全市乃至全省“拿得出、叫得响”的民生名片。全方位开展提质行动,放大聚合优势,以寺墩遗址、焦溪古镇和萃园三大核心“名景”为重点,打造天宁文旅品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创好“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名牌。
要统筹好“增量发展”和“存量转型”。当前,天宁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加速期,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政府数字化转型、国有平台市场化转型向深处发力。
研讨会期间,天宁代表团赴苏州相城区学习考察,参观了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展示中心、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中亿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苏州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等地,深入了解相城区在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的经验做法,并围绕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载体打造等领域进行互动交流。近年来,相城区坚持工业强基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面向数字金融、先进材料、智能车联网等新兴产业合理布局,在数实融合中推动特色产业加快成势,美誉度和辐射力不断提升。
区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区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开发区、镇、各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各部委办局、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