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一、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情况
10月16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盛会盛况并集中学习讨论。区各板块、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也相应组织退役军人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并通过“天宁双拥”微信公众号,选登退役军人企业家、“最美退役军人”、“兵支书”、参战老兵等典型代表感悟内容。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落实到退役军人事务具体工作中。深刻认识当前全区退役军人工作的形势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结合我区退役军人工作实际,找准工作着力点,进一步增强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争做常州“532”和天宁“3511”发展战略参与者、践行者,不负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二、2022年工作总结
(一)特色亮点工作
2022年,天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为目标,以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为宗旨,以推进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真抓实干,奋勇争先,推动天宁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坚持多面全能,队伍素质再提升
一是聚焦“党建引领”,筑牢新时代发展根基。大力推进“用‘八一’服务 做拥军先锋”党建品牌建设,坚持学习制度,及时制定学习计划并持之以恒抓好落实,确保“关键少数”理论水平高,工作方向明。充分发挥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政治功能,网格化、体系化组建区、镇(街道)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队伍,教育引导全区1.5万退役军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坚持“守土有责”,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疫情期间,区局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动员辖区退役军人志愿者积极投身抗疫一线,近千名退役军人踊跃响应,挺身而出,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区局全体干部职工主动下沉茶山村委、彩虹城社区、龙湖郦城社区、青龙高速道口等基层卡点,服从指挥主动担当、不惧艰辛无私奉献,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应有贡献。在3月的疫情中,发挥双拥工作机制优势,协调驻区部队选派精干力量紧急驰援天宁街道和雕庄街道42个点位开展核酸检测任务,为阻击疫情贡献军地力量。及时对因“疫”致困退役军人开展帮扶救助,完成了全区940名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信息摸排及帮扶援助工作,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是强化“创优争先”,夯实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戎印天宁”系列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营活动,通过“学习”、“参观”、“交流”、“竞赛”四个篇幅,全面提升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机构建设和整体服务效能。打造“戎·宁聚”老兵志愿服务品牌,按照“一村(社区)一队伍、一地域一品牌”的志愿服务格局,构建全域覆盖、管理规范、组织有序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网络。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成立天宁区“戎·宁聚”老兵志愿服务总队,围绕生态保护、困难帮扶、基层治理、应急救援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具有专业特点、地域特点的亮点品牌。
2.坚持突出重点,民生实事再提质
一是做优移交安置。推出“一站式服务”的退役士兵接收报到模式,集成提供恢复户口登记、教育培训申请、优待证办理等11项服务,为156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及时、快捷办理相关手续,顺利完成身份的转换。认真开展好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官待安置期间服务管理、转业军官和随军家属就业安置。2022年,共举办线上线下3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筹集岗位328个,职位386个。按照“积分选岗”共安置退役士官6名,安置转业军官3名,随军家属3名,移交安置完成率100%。
二是做实就业创业。举行天宁区第二届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制定实施“退役无忧”1.0计划。联合天宁区退役军人创业园、天宁区人才公寓运营方、“戎·宁创”天宁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及相关教育培训机构,依托“凤凰新城青年公寓”创建高质量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园地,聘请天宁区就业创业导师团、为广大退役军人构建融“住、学、就、创、赛”于一体的就创服务体系,确保每一位退役军人培训就业率、参保率达95%以上,同时也想通过“退役无忧”1.0计划的推广,把全市优秀退役军人人才牢牢吸附在天宁,推动天宁高质量发展。
三是做好优待抚恤。按照国家政策及时制定提标文件,准确及时发放抚恤补助,认真核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现役军人立功奖励金840万元。今年1-10月份,为各类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各类补贴合计877万元,为重点优抚对象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合计6.3万元,报销医疗费合计9.5万元。“春节”和“八一”期间,走访慰问155名重点优抚对象,详细了解生活和健康状况,送去慰问金12.4万元。精心组织19名重点优抚对象赴江苏省荣军医院进行为期6天的短期疗养,以实际举措进一步增强优抚对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四是做细优待证申领。全区122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均做到“人员、场地、设备、经费、工作机制”“五到位”,优化优待证办理流程,通过集中办理、点位办理、入户上门办理等模式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最大方便、最优服务,精心组织优待证申领协调会和专场培训活动6次,举办天宁区科促中心、公安天宁分局、天宁法院、天宁消防救援优待证集中宣传办理专场活动4场,目前已完成14000余名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工作,在全市申领通过率和办理数量均处于领先位置。
3.坚持大事大抓,双拥创建再提优
一是拥军有力度。及时召开党政军领导春节座谈会和区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双拥工作会议,及时布置年度计划任务,完成春节和“八一”期间驻区部队慰问工作,组织走访慰问军烈属、革命功臣、残疾军人、老复军人等优抚对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常态化开展“情系边海防”和“关爱革命功臣”活动,区领导两次赴火车站欢送新兵,为现役立功军人上门送喜报。顺利完成省双拥考核组和徐州交叉考核组对我区的全面考核。8月,退役军人事务部“蹲点抓落实”考查组和省厅领导调研天宁双拥广场和茶山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今年,我区再次获评“江苏省双拥模范区”荣誉称号,顺利完成“七连冠”,同时,雕庄街道党工委获评“江苏省双拥模范单位”。
二是拥军有温度。举办“戎悦真情无限”双拥系列活动,通过“温暖、无私、深情、传承”四个系列,传递“民拥军、军爱民”的双拥精神。开展评选第二届“天宁最美退役军人”和“双拥先进单位和个人”活动,并联合区文体旅局、天宁街道组织“旗帜引领 鱼水情深”送文艺进军营慰问演出。聘请以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朱立凤,参战老兵张锁龙等6名同志为“天宁区双拥工作顾问”,开展多期具有天宁特色的“老班长”军民共建道德讲堂。同时,积极完成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为二季新征入伍士兵父母购买安康险。
三是拥军有深度。持续推进“军地互办实事”计划,全年共为部队办实事项目9项,计划投入资金70余万。其次,巩固双拥成果,扩大双拥宣传氛围,在双拥先进村(社区)设置一批具有双拥特色的固定宣传阵地和橱窗。改选“戎宁汇”拥军优属协会,倾情做好为驻区部队官兵和区属重点优抚对象服务工作。今年共协调各驻区部队共21名现役军人子女择优入学,为官兵排忧解难办实事,切实提升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4.坚持依法依规,权益维护再提效
一是严格制度落实。认真贯彻和宣传《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与区司法局共同设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站。及时动态掌握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为困难退役军人提供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扁平化的帮扶援助,坚决防止政策应落实未落实情况发生,坚决做到有政策的落实到位,无政策的说明到位,有困难的帮扶到位,坚决不超政策解决问题,营造关爱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
二是聚力化解矛盾。认真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矛盾问题攻坚化解专项行动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排查不稳定因素,全年共梳理29件问题隐患。全区退役军人系统始终秉承带着感情,带着情怀,用情用力解决退役军人矛盾问题化解工作,真正做到层层领导重视、工作举措扎实、上下督办有力,科学精准预防,及时有效控制了群访、越级访、重复访的发生,在涉军重点人员矛盾问题化解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加强应急处置。协调区政法委,区公安、区信访,成立应急处置工作组,统筹应急处置工作事项,通过联合督导检查、专项约谈等方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重要时间节点和敏感时期,实行三级层面的“零报告”制度,最大限度杜绝赴省进京上访,保持了全区退役军人信访维稳形势总体稳定。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1.在全面提升村(社区)服务站体系建设的同时,着力提升各级服务站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优的退役军人服务队伍,创建一批“示范型、标杆型、精品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力争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2.做好退役军人档案托管工作,在全市创新建立退役军人专业档案室。
3.根据优待证申领发工作,进一步放夯基固本,摸清退役军人底数。
4.创建天宁服务保障“戎·驿站”品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工作条件,努力实现三级服务体系从“有”向“优”,从“优”向“优+”转变,完成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升级改造。
(二)全方位加强权益维护
加大退役军人信访矛盾风险隐患排查力度,严格落实风险隐患滚动排查机制,做好“初信、初访、初服务“”登记,强化属地责任,以“化解为最好的稳控”为目标,做好退役军人信访矛盾化解。
(三)持续开展“戎悦真情无限”双拥系列活动
1.开展与边防部队“南北共建”,“新兵父母探亲人”,“情系边海防”等活动。
2.打响天宁“老班长”军民共建道德讲堂党建品牌。
3.坚持“军地互办实事”,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驻区部队。常态化解困帮扶慰问各类优抚对象
4.打造青果巷“双拥街”和双拥广场系列“双拥展览馆”的建设,打造一板块一双拥品牌工程,增加天宁双拥工作新特色、新亮点。
(四)深度提升“退役无忧”2.0品牌
以点带面,持续发挥人才公寓聚合作用,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人才适应性培训、就业创业创新高地作用,切实提升退役军人归属感、荣誉感和对相关服务的满意度。结合区第三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摸清全区退役军人企业家底数,积极发现、推荐和遴选一批发展前景优、市场竞争力强、社会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优质项目,推荐省、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