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天宁区信访局深入开展并推进“八五”普法,不断推动国家机关履行普法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质效,高质量推进市“532”发展战略和区“3511”决策部署、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天宁答卷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我局普法责任制落实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切实高政治站位,做好普法宣传工作
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是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普法与治理结合,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我局高度重视信访法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完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推动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把信访积案化解作为落实信访工作责任的重要抓手,建立完善信访积案化解常态化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同时深入推进依法分类处理,明确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我区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实行以来,进一步厘清了信访工作职能边界,推动依法按程序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化解方式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采取教育、协商、疏导、帮扶救助、和解调解、咨询、听证等办法,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小、化解在早、化解在基层。健全完善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制度化渠道,充分发挥专业人员释法明理的作用,引导信访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诉求、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纠纷、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增强信访法治意识,营造理性维权氛围
深入贯彻落实学法用法制度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把化解矛盾纠纷与法治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切实提高群众的信访法治意识,营造“依法信访,理性维权”的良好氛围,区信访局今年5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信访法治宣传月活动。区信访局联合雕庄街道赴菱溪社区,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主题宣传活动,推进《条例》学习走深走实。活动现场,信访工作人员通过设立信访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标语、发放信访资料、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条例》常识,解读《条例》中的注意事项,引导群众了解信访的受理范围、办理程序并指导如何正确网上信访等,进一步增强群众依法理性维权的法治意识。另外还邀请了信访专职律师一同参加,在现场对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现场解答释义,提供免费送上门的法律咨询服务工作。通过对典型信访案例以案释法,为群众提供现场答疑解惑、普及信访知识,引导广大群众依法逐级上访,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进一步提高信访宣传月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全区镇、街道还通过摆放宣传展架、发放宣传画册、引导群众参与有奖问答等方式,积极主动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宣传活动。活动自开展以来,切实提高了文明信访的意识,增强了法治信访理念,营造了理性信访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信访队伍建设,落实日常法治精神
信访部门把法治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局把法治教育内容纳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列为在职在岗人员定期学习培训的必训内容,提高和强化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今年4月底,在浙江省诸暨市举办去我区信访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培训期间,全体学员参观了“枫桥经验”陈列馆、诸暨市社会治理中心、枫桥派出所等先进现场教学点基地,与当地信访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取经,听取先进信访工作理念,实地感受了运用“枫桥经验”的方式方法,为提高信访问题的解决质效,提升信访工作质量提供实践依据;通过解读《信访工作条例》、《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精神,座谈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治理实践,观看党的二十大精神报告等方式,进一步强化了“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提升信访工作治理效能,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教育引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工作。同时坚持贴近实际、尊重规律,善于运用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推动法治宣传向基层延伸,走进千家万户,着力提升实际效果,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