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为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加强城乡社区治理的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全区城乡社区可持续营造建设水平,4月17日上午,由天宁区民政局、四川大学联合举办的天宁区城乡社区可持续营造专题培训班在四川大学正式开班。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夏志强致辞,天宁区政府副区长吴小红作开班动员讲话。
吴小红指出,此次培训班是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天宁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做出的谆谆嘱托,聚焦“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部署要求而开设的专题培训班,对于推动天宁区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她要求学员们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学以致用,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好形象,充分展示天宁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加快打造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阔步迈进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而努力奋斗。
开班仪式后,由成都市高新区新南社区书记、成都市党代表王翔为大家讲授了本次培训的第一课——《心怀责任,勇于担当——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区委社工委相关成员、部分板块分管领导、行政审批局负责人,城乡社区骨干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培训。本次培训为期5天,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当下天宁区基层治理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脉络,结合成都在社区营造上的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为学员们量身定制了“五社联动”的成都实践、社工站(室)建设与运营等丰富多彩的培训课程,课程形式既有专家课堂教学,又有先进社区参访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近年来,天宁区基于“实验区”建设、“政居务分离”等重点改革项目实践经验,以“还权、赋能、归位”为主要理念,在全省率先系统推进“城乡社区可持续营造”,深化全市首家社区营造学院建设,以培育社区自组织、参与式营造公共空间、形塑社区文化为抓手,着力打造“流动小板凳”“社区合伙人”“社区能人培力计划”等社区营造品牌项目,形成了“家门口议事会”“柏杏议事长廊”等居民广泛参与的特色自治阵地,充分激发社区治理主体主动参与、自我组织的公共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治理能力,打造具有天宁本土特色的“善治样本”。
天宁区在社区营造上的三年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连续两年获民政部《社区》杂志封面推介及专题报道,获《中国社会报》《江苏民政》杂志等媒体关注报道,先后获评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奖、市现代民政创新成果、市优秀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优秀案例。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