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近年来,常州市天宁区青龙街道通过转职能、提效能、激活力,纵向疏通事项的“中梗阻”,横向联动多级部门,运用“减法”思维模式,精简业务流程,帮助企业群众“只进一门、只待一窗、只跑一趟”,做到“一次受件、一次说清、一次办结”,全面提升服务企业群众实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数字化的一流政务服务环境。
独资企业“不见面审批”,打通服务企业“快车道”
前不久,青龙街道发出首张个人独资企业“线上办”营业执照,助力个人独资企业申办营业执照驶入“不见面”审批快车道。为精准服务市场主体,青龙街道积极推进“不见面”审批“微”创新,依托“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电子签名”等智能化技术,推动窗口办理从“线下”人工核验到“线上”全程电子化转变,市场主体登记申报实现从8小时转变为24小时全天候。该举措将传统的“面对面”审批转变为“不见面”服务,充分减少了企业来回跑动次数,缩短了办理时间,节约了办事成本。
城居保“集成办”,畅通退休群众“服务链”
城居保退休业务“集成办”是通过“一个平台”“一张表单”“多级联动”,将城居保“一次性到龄补缴”和“退休初审”两项业务集成一次办理。“一个平台”是依托省人社一体化平台;“一张表单”是打通人社、税务、银行等各个环节,打破各部门数据孤岛,生成《退休业务集成办信息表》;“多级联动”是街道与村、社区协理员联动,在服务端前移的同时开展前置服务,下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事项办理权限,采用上门服务、驻点服务、电话通知等多种方式完成保费补缴,参保人员到达退休年龄的当月即可到街道办理退休初审。
换证“跨省通办”,铺设服务弱势群体“数据网”
在青龙街道工作人员的“帮办代办”下,残疾人完成残疾人证的“跨省”办理顺畅高效了许多。同时青龙街道还积极承接各项“跨省通办”事项,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支持,实现数据共享,为弱势群体送上更加便捷、及时、贴心的服务。此外,青龙街道通过梳理通办事项和收件清单,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加快实现协议范围内的政务服务事项的互通互办,确保通办事项“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全帮办”。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