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内容
常州天宁:来寺墩进行一场“考古之旅”
发布日期:2023-08-31   来源:郑陆镇 浏览次数:  字号:〖
 

日前,由18组家庭组成的暑期研学营走进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寺墩遗址,大家拿起洛阳铲、刮刀、小毛刷变身“考古学家”,近距离体验考古乐趣。

暑期研学营走进寺墩遗址

“大家看看这个器物,和甲骨文‘豆’字的写法是不是很像?这个器物叫陶豆,出自一座崧泽墓葬,是当时人们盛放食物的器具。”在南京博物院寺墩考古工作站临时库房内,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文物的保护、修复、整理过程,库房内的陈列架上摆满了各类修复过后的文物。

工作人员特别介绍了一个漆绘彩陶壶,表面有黄、红、黑三种颜色的图案。“这件文物在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第二展——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中展出,颜色鲜艳,构图精巧,可见5000年前的人已经有相当高的审美品位,也反映了寺墩遗址在当时有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工作人员说。

容器上特殊的刻划符,很可能是文字的雏形

一个刻有日月山符号的大口尊,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有学者认为这样大口尖底的容器,是当时用来酿酒的。容器上特殊的刻划符,很可能是文字的雏形。“日月山”符号,上面是太阳,中间是月亮,下面是山,这是大汶口文化中常见的一种刻划符号,也是山东省考古研究院的院徽元素。大汶口文化以山东为中心,距离今天大约6500年到4500年之间,这种刻划符号在寺墩遗址被发现,说明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虽远隔千里,但仍有密切交流。

近距离体验考古乐趣

寺墩遗址位于郑陆镇三皇庙村,目前正进行第六次考古发掘工作。自1973年发现寺墩遗址以来,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馆、武进博物馆等多家单位陆续联合开展了五次考古发掘,三号墓出土大量玉琮、玉璧。综合多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寺墩遗址从崧泽文化时期就已经很发达,在良渚文化时期走向了一个高峰。虽然考古工作远未结束,还有很多学术问题有待证实,但从遗址的规模、出土器物的等级来看,寺墩遗址被奉为良渚文化时期的中心之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