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你们就是‘及时雨’,多亏了你们的爱心救助和耐心开导,让我付清了医院的费用,帮我渡过人生难关,太感谢了。”坐在病床上的张先生通过电话给竹林村的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之情。
近日,竹林村工作人员接到红梅派出所民警的电话,称独自居住在竹林村委薛家塘的外来居民张先生因病昏迷,已送往医院急救。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张先生的朋友进行了联系,并上门了解相关情况。张先生来常州已有20多年,户籍在苏州,未婚,父母早亡,2022年被初步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有腹水,经常会出现意识模糊的情况。因为生病的原因,丧失了劳动能力,看病吃药已花光了仅存的积蓄,现在住院治疗的3000元押金是朋友东拼西凑借来的。“我是自费看病,3000元已经用完了,还欠着医院2500元,这以后的日子怎么办啊!”。张先生的话语中透露着无助。
对此,红梅街道竹林村委立即启动“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机制,根据张先生家庭经济状况,按照相关政策,帮助他申请办理了急难型临时救助金5000元,这也是竹林村首个申请急难型临时救助的居民。另外还告知张先生等身体恢复,可以回户籍地咨询低保办理政策。
民为国本,冷暖知之,知其难而解其忧。临时救助,是一项有“温度”、有“人情味”的救助工作,秉持“救急、解难”的原则,由民政部门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给予的一种应急性、过渡性救助。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下一步,竹林村将继续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实现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对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家庭或者个人,主动发现受理,及时予以救助,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让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更加精准、更有温度。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