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1.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抓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底盘。
盘活闲置资源转型“焕颜”。在龙游河沿线、朝阳丽华老旧小区中寻找边角地块,植入夜经济、茶馆、咖啡馆、文化科普馆等业态,培育“莫奈花园”等一批以年轻消费者为中心、自带话题传播特征的新消费场景,以常靖理想中学、原天宁婚姻登记处等闲置资源为抓手,探索打造绿色物流产业园、文创产业园、人才公寓等,让大批“沉睡的资源”活起来。理清家底,以楼宇、闲置厂房为抓手,积极对接有容(常州)商业发展有限公司、瀚景口腔医院、丽华医院,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促产业。加快商圈建设聚集人气。大力发展“幸福产业”,打造“消费在茶山”品牌。超级格乐利雅项目二期的常州老城厢怀旧街区招商率已达80%。结合纺织文脉与潮流生活,将“弘阳1936”打造为一个集民国风情街区、购物中心、文保等于一体的文商旅城市综合体。优化营商环境汇聚人才。注重乡情暖商,鼓励茶山发家的优质企业“回家再投资”,跟进丽华快餐“社区食堂”项目。加快人才公寓建设步伐,下半年计划新增300套人才公寓,让引进人才“干的安心,住的舒心”。充分利用省市区人才引进补助政策,做好海外人才、创新人才、创业人才项目申报,激活茶山创新创业“一池水”。
2.以“鼓足干劲创一流”的匠心抓城市品质,推动全域嬗变。
提升城市建设之美。始终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要着力解决配套设施落后、停车难等群众的“急难愁盼”,让老百姓在发展中感受到“稳稳的幸福”。延续片区化城市更新的根本思路,将周边城中村一体纳入改造范围,试点村民自治项目,形成可复制的城中村管理新模式,推动城市规划和治理转向高质量、精细化发展新阶段。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突出抓好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治理。随着朝阳菜场的整体搬迁,原地块围绕朝阳“向阳而生”的文化根脉,打造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城市绿地。保障生态环境之美。计划将华润国际社区湾公园、新城逸境园小区创建为市级园林式居住区,将三宝浜、刘塘浜创建为区级“幸福河湖”;同时依托朝阳、丽华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橙园、虹园、青园、叠翠园、墨香园等小游园及富强张墅桥垃圾转运站进行提升改造,推进城市管理服务能力稳步提升。针对二十一米河河道水质较差和开放性水体易受外源河道污染的问题,开展控源截污、水质提升、生态修复、河道改扩建工程,改善水环境。
3.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决心抓民生事业,增进群众福祉。
在社会治理上凝心聚力。阶段性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品牌建设,打造既有亮点又有深度,既符合新时期新要求又能厚植优秀深化延伸的社区品牌。紧扣“微治理、微更新”主题,完成常州市首届“福彩杯”最美城乡社区公共空间“微改造”项目评选。在社会工作上悉心毕力。围绕微空间改造、微议事协商、志愿者培育、服务项目开发、品牌提炼等方面探索实践,梯队推进全科社工人才队伍培养。完成常州市全科社工服务示范窗口和常州市平安法治和谐村(社区)示范点验收。在社会服务上精准发力。深化“茶Shan办”政务服务品牌,探索“开便利店一件事”“小餐饮一件事”等一件事改革。完成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提档升级,实现基层服务站从标准化建设向高质量运行转变。重点做好精准扩面,加大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动员力度。在社会福祉上不遗余力。试点茶山中心幼儿园开设托育服务,为幼儿园谋求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径,完成东坡幼儿园市级普惠托育机构申报。联合安信颐和创建省级养教联动基地,接受省级老年教育基地终审验收。在社会保障上竭尽全力。深化“暖心茶”社会救助品牌,常态化开展特殊困难群体走访帮扶工作。做好常州市企业特困退休人员两节慰问工作,开展夏季、冬季根治欠薪专项攻坚行动,切实维护权益促进和谐。
4.以“守土尽责顾大局”的忠心抓基层治理,推进平安建设。
持续构建矛盾多元化解新格局。发挥“枫桥经验”引领示范新作用,综合运用12345平台、市长信箱、苏解纷等数据入口滚动排查各领域、各类别、各地区矛盾隐患。持续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行动,因人制宜、因案施策,力争再化解一批重点、难点信访问题。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列为重点工程,全面动员部署检查验收工作。全力提升公众安全感新高度。创新网格化管理,深化“精网微格”工程,完成21个村(社区)“特色网格党群直通站”示范点建设。紧绷“安全防线、思想底线”的防范意识,深入推进安全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夯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定期开展专项检查、节前等重要节点安全检查工作。新建红梅村公共安全体验馆,以互动体验的方式,寓教于乐,培养安全意识,打造青少年的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和广大市民学习灾难避险知识的重要课堂。持续探索反诈工作新途径。强化“警网融合”双向赋能,进一步加大反诈宣传力度,开展线上线下多层次、多方位、多重点宣传,完成茶山街道反诈宣传公园建设,提升群众甄别能力和防骗意识。
5.以“党建领航聚合力”的初心抓基层党建,激活红色动能。
推动理论学习更加坚强有力。依托“运河党校”“古树新亭”“榆论正前方”“5G云直播”等平台载体,用好“百姓名嘴”等特色宣讲队伍,线上+线下全面推进宣传宣讲,持续打造“家门口”的理论宣传,深入探索“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茶山实践。推动服务载体持续蝶变更新。结合丽华、朝阳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启动丽一、丽二、丽三、清东等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行动,打造一批融标准化、便民化、智能化于一体的五星级党群服务中心。链接张太雷、中华纺织博览园、采菱村、白扬轩等阵地资源和发展空间,深化“运河记忆”党建走廊;聚焦街道三大发展定位,协同推进城乡、楼宇、商圈等各领域党建,依次打造“健康养老红色集聚区”“文旅融合红色策源地”“老城复兴红色会客厅”,联轴成片推动党建版图与发展蓝图融合共进。高质量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全年打造1—2个特色阅读阵地。推动政治监督全面落实执行。把政治监督贯穿到茶山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切实发挥监督执纪作用,推动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做实专责监督,织密监督网络,提高监督实效。
(此件公开发布)